.
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
.
中医认识
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论述。《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灵枢.口问》中提到:“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从脏腑、经络等方面阐述了耳鸣的不同成因。
.
一、病因
1、听觉系统疾病
(1)外耳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
(2)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
(3)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
2、全身性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炎症(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
二、临床表现
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1、耳鸣与听力的关系
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有些听力正常,但是耳鸣不会引起或加重听力下降。
2、耳鸣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三、诊断
1、了解病史
进行耳部及全身临床检查。
2、听力学检查
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耳鸣音调和响度匹配检测、耳鸣后效抑制和最小掩蔽级检测,及其他听力学及电生理检查。
.
四、雷火灸治疗
1、灸疗部位:双耳部、双耳孔、印堂至鼻根部;
穴位:耳门、翳风、曲池、合谷、肾俞。
.
2、操作方法
①棒式灸具,顺时针螺旋形灸法,先熏患耳,每10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耳部,熏红耳前及耳后。
②用手向外拉耳郭,使耳孔增大,雀啄法,8次为一壮,灸8壮,每壮之问用手指压一下耳孔
③再用相同方法灸对侧耳朵。
④灸印堂至鼻根部,纵向施灸,每上下移动一回为1次,8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灸至皮肤发热,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⑤雀啄法,灸耳门、翳风、曲池、合谷、肾俞,8次为1壮,每穴各灸8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
.
3、疗程:每天灸1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
.
治疗白癜风的药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s/7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