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百科
为您提供最权威的生活百科常识趣闻。
五脏是人体的核心,五脏功能正常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前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五脏功能也由盛到衰,且因工作、生活、情绪、饮食、环境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五脏功能失调,久之引发多种疾病。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
从脐疗角度为五脏做个体检,教你一套实用的肚脐按摩操。
脐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难经·六十六难》记载,“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肚脐虽然面积很小,但在中医看来,它是一个全息单元,脐的中央及上下左右分别与五脏相对应,其分布规律恰如“阴阳鱼”。
▼阴阳似肚脐,五脏对应肚脐的五个方位
《难经》对五脏不同病症在肚脐位置的病理反应进行了描述:“假令得肝脉……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心脉……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脾脉……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肺脉……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假令得肾脉……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确定了肚脐边缘上下左右四点及肚脐中心,分别与五脏中的心、肾、肝、肺、脾相对应。
当五脏出现病变时,肚脐的对应点就会出现压痛反应,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按压对应点,来判断究竟是五脏的哪个脏器出现了异常:
心
肚脐上方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心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心情郁闷,口舌生疮等症状。
肝肚脐左侧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肝的功能异常时,人往往伴随易怒、生气等不良情绪。
脾
肚脐中心常会出现明显的压痛。
脾的功能异常,人体的外在表现通常包括疲倦乏力、没有食欲、腹胀、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肺
肚脐右侧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肺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感冒、咳嗽等症状。
肾
肚脐的下方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肾虚常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健忘、四肢发冷等症状。
专家指出,这些对应点既能够反应各个脏腑功能的异常,又可以用于调理脏腑功能。
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概括有:
(1)强壮祛病,养生延年:脐之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补脾肾,益精气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不寐少眠、多梦烦躁等症。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可治疗小便不利、腹水、水肿、黄疸等病。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四脉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调理冲任,固经安胎。临床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症。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活血,达到“通则不痛”。适应于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症。
(5)敛汗固表,涩精止带: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泄、带下、惊悸、失眠等。
(6)健脾活胃,生清降浊: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痞满、反胃、呕吐、泄泻、痢疾、呃逆等。
下面,手把手教大家一套实用的肚脐按摩手法:
揉脐操作方法定穴
明确五脏对应点的位置,用拇指指腹末端适当用力按压,自我感觉有明显压痛时,便是所选穴点。
按揉
以拇指指腹末端顺时针按揉50次,然后再逆时针按揉50次,同时要注意配合均匀的深呼吸。
次数
当两个以上穴点出现压痛反应时,应分别按压每个穴点为佳,每日按揉3~5次。
随着按揉次数的增多,五脏失调相应的症状会出现好转,穴点处的压痛感也会相应减轻。此时可以逐渐减少按揉的频率,直至症状消失。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按揉前要修剪指甲,以防刺破皮肤,诱发感染。▲
每日谜语谜题:先修十字街,在修月花台,身子不用动,口粮自动来(打一动物)。
[答案明日揭晓]
昨日谜底:什么动物你打死了它,却流了你的血?--蚊子
欢迎您留言回复。
您的点赞与回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怎么样治疗白癜风好呢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7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