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约奥运会,拔罐火了
很多外国运动员发现了这一古老中国疗法的独特魅力
纷纷变成拔罐的“粉丝”
除了运动员之外
普通老百姓能从拔罐中得到哪些保健和治病的好处呢?
拔罐技术源于古代的“角法”,是中医经络理论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方法。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如果遇到身上发紧、疼痛时,拔个罐子管用。那么拔罐到底能治疗哪些常见疾病呢?笔者简单地统计了一下,拔罐疗法的使用范围很广,多应用于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方面疾病的治疗。内科疾病:感冒、咳嗽、哮喘、失眠、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痿证、眩晕、胁痛、癃闭、遗尿等。外科疾病:疖病、乳痈、急性输尿管结石等。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等。儿科疾病:小儿发热、小儿呕吐、小儿泄泻、小儿厌食、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等。五官科疾病:针眼、睑弦赤烂、目痒、目赤肿痛、目翳、远视、近视、鼻塞、鼻渊、鼻鼽、咽喉肿痛、乳蛾、牙痛等。拔罐虽好并非人人皆宜哪些人不适合拔罐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皮肤丧失弹性者不宜拔罐。体表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拔火罐要由专业医生操作拔火罐采用一种叫作闪火法的技术。该技术在拔罐前,需先把棉球浸入浓度95%的酒精,然后再放入火罐里,操作不当很容易烫伤烧伤。因此,拔火罐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或理疗师来做。拔罐尽量在通风的房间里进行,因为空气不流通的环境容易让人缺氧、紧张,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出现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否则留罐时患者改变体位,容易使罐具脱落。过饱、过饥、酒后、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待上述状况改变后再拔。拔罐时,应根据所需拔罐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无骨骼以及关节无凹凸的部位。我是薇薇桑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7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