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舒展、
体温恒定、不易中暑。
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
能解除心脾燥热。
静坐两臂自然下垂,放腿上,双目微闭,调匀呼吸,
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连续3次以上,
上下叩齿10-15次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功效。
太极拳打太极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五脏六腑之间
血液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但运动宜安排在
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并适当补水。
居晚睡早起午补觉晚睡并不是提倡在三伏天熬夜,而是要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尤其是三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三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灸灸疗止痛去湿寒,冬病夏治正当时。众所周知,三伏灸自古就是被大为推崇的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趁着人体毛孔大开,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使用灸疗法,调理冬日易发疾病和养生保健,既有利于药性的快速渗透,又可疏通经络驱寒祛湿,达到养身调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伏灸”起源于秦汉,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手段。这里介绍两种最为常见灸疗法:艾灸和泥灸。一、艾灸讲个古代的小故事: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叫王超的军人,退役后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盗,无恶不作。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这套方法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后来他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王超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父教我,在每年的夏伏之际,用艾灸养生法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一团火那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腹暖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这就是长期施灸用艾火灸出来的。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扁鹊心书》中说:“人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所以说,艾灸是中医的一个瑰宝,有较强的疏通经络的作用,很多疾病都可以用艾灸方法治疗。医圣张仲景认为:百病从寒疾。很多疾病的来源都是从寒气所得,所以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调养,艾灸同时有一定的预防流感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的中医预防上,也开始采用艾灸疗法。艾灸疗法简单易操作,保健功效明显。二、泥灸泥疗疗法在我国古代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晋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都有泥疗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及泥与人体的关系,曰:“诸土皆能胜湿补脾。”中医认为,脾属土,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体,皆于人体的脾“同气相召”,凡因脾引起的疾病,用泥疗疗效明显。泥疗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现代泥灸是在传统泥疗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杜仲、桑寄生、透骨草、伸筋草等十多种中草药粉配置而成;因其形状如泥,故名泥灸。泥灸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驱出体外,达到祛湿除寒的养生目的。无论是艾灸还是泥灸,都是三伏天必不可少的养生保健疗法。了解了这么多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养生知识,赶紧讲给身边的伙伴听听吧,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健康养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8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