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河南巷rdquo七队

原创艺术平台

文学

摄影

朗读

书画

长按上面图片加   我是石鼓西村七队人,住在姑婆庙东边的老街道里,赵镇西粮站,医院都在我们这个巷子里,西头子这条街,又被人称作“河南巷“,只所以给了河南巷这个名讳,是因为这个巷子里的人,都是旧社会在街上买门面商铺,人员成分复杂,七姓八辈的,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大多数人家都靠做小买卖养家糊口。解放后进社入队,这条巷子后来被划成了七队,在我们七队没有诸如姓吕或姓郑的这样的族姓人家,也没有咱关中人所说的人口众多的自家户,都是一家一姓的单门独户,虽然如此,但七队人从互助组到生产队时就团结,无论办什么事都好像能快人一步。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白天闲来无事,村上人一般都躲在背荫处纳凉,避暑闲聊天,一天出门,习惯性地走向魏叔门口,那里围了一堆人又说又笑非常热闹,玉琴阿姨一看见我过来,老远就热情的打招呼:“快来坐”,我也就趁着人多开讲,“我给大家读篇文章,赵中的开水房与王二,是我二爸丁志俊写的,在壮美昭陵上发表的写的不错,这栏目专门发表文章写咱身边的人和事,很不错的,"“哎,喔人现在把事干成列,农业社那时候,闹文化革命,学校不上课,他回到队里,在农业社也和我们一样打牛后半截呢,断断续续一年呢,学生姓年龄小,只能顶个半分劳,劳动一天就挣五分工,有一次,队长派他给邢五老汉拉牛结地,去叫邢五老汉时,老汉正在吃饭,就叫他先到饲养室把牛套上,嗨!你猜咋地?结果老汉吆牛下地时牛不走,仔细一看,发现这位把牛革子给套反咧!从此以后邢五老汉就记住了这事,想起来就说,成天唠嗑吃杂当笑话讲,真个聊咋咧!"魏丙光叔接过话茬,说得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当时在农业社干活,特别是锄地,间苗,施肥,拨草时大家都排成一大溜,边干活边说说笑笑,队长不在时他也和我们一起磨洋工,一起偷瓜偷苜蓿,偷豆角,想起来真有意思……"站在一旁的大会叔也忍不住插嘴说道,“咱们这个河南巷哪,能人多,别小看我们七队,出人才呀!"说到这,一直静静听着的王玉琴阿姨激动的手指一指说“给你二爸说,让他写一写咱生产队的事"。听着叔叔阿姨这些长辈们兴致勃勃地聊起七队那些有趣的往事,几个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现在我就把其中聊到的有些非常引人入胜的内容,呈现给大家,分享过去那些有趣的岁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老队长赵生福的领导下,社员们在北山上拉石头,回来后先沿街堆了好多堆,然后再按任务分配到各家各户,一时间,满大街早晚都能看到七队社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坐在自家门前,叮咣叮咣地用铁锤孑砸石头,场面蔚为壮观,砸碎后统一上交队上,然后掺入沙子和土,用来铺门前街道,所以,我们这条河南巷,也可以说是最早实现沙石路的。   当时,非常罕见的“乌耳斯速”老爷车,也曾由徐经会驾驶在七队的田间地头,为队上的粮食增产,减少广大社员的劳动强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70年代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七队东挪西借地凑钱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再买后面所带的拖斗钱不够用怎么办?那不要紧,通过信用社的担保还赊了一部分账,朱建东叔自告奋勇地当了拖拉机手,当新拖拉机开回来,放在生产队场院里时,七队的人扶老携幼都赶过来看稀罕,朱建东在众人注目中,手拿摇把儿发动了拖拉机,当拖拉机突突突冒黑烟发动起来后,众人皆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们七队这种超前的思维和率先采购农机代替人力,购买手扶拖拉机的不凡之举,也在石鼓大队的十五个小队中引起了轰动,它的确在以后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手扶拖拉机不仅能往饲养室拉土,向地里送肥,而且在夏收的季节,从较远的北安地里和西安地里往回抢拉收割的麦子,在生产队场院碾麦的时侯,也能看到手扶拖拉机来回穿梭忙碌的影子,手扶拖拉机除了拉土送肥碾场以外,县上有公审大会宣判或其它大型活动的时侯,只要队长批准,朱建东就开着手扶拖拉机,后边沿拖斗坐了一圈,中间是老弱病残,几十个人,一路突突着,浩浩荡荡地驶往县城,朱建东有事都是自己开,不让别人动,晚上手扶停在外边,摇把还要带回来,听说晚上睡觉的时侯,摇把有时甚至藏在枕头下面,唯恐队上几个不省心的坏小子拿去,把手扶拖拉机开走……   同样,七队在文化革命中也经受了磨难,当年,联指"炮轰赵镇时,一个炮弹就落在我们七队这条街上,几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就在这炮弹下丧生,被炮弹误伤的既有成人,又有小孩,真真令人痛心,现在,我们常看到坐在手摇车上的吕国强,他虽然十几岁就被炸伤,但身残志坚,已经60有余。我们仍然怀念这些七队的父老乡亲,为这几个无辜的亡灵祈祷,为他们祝福,七队的乡亲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现在的七队仍然是空前的团结,能人辈出,刘大会(人称刘经理),就是其中一个能人,村上无论谁家过红白喜事,都缺不了他的操办,打过事开始,从里到外,自始自终,他都能给你打理得妥妥当当,井井有条,村上无论谁家办喜事迎亲娶媳妇,他都能让你顺顺当当地把新媳妇娶进门,主家没想到的事他都能给你操上心,让喜事过的圆圆满满。如果村上那家死了人,这属于过白事,从入俭到墓地安葬,同样,也少不了他的倾心操办,他会帮助过事的主家把老人安安全全送到坟地,顺利下葬,所有这些就凭的是他会说话得嘴和做事细致周到。邻里之间有予盾,闹别扭了,总是他出面调解,年轻人之间打架了,同样也是他热心帮助劝说,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刘大会   魏丙光,年轻的时侯就非常爱好戏曲,不但喜欢看戏,而且还爱好唱戏,他没事经常自己吼上两噪子,在石鼓文艺宣传队时,他就在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中担任过不同角色,远在六十年代赵镇公社汇演时,他就和别人一道,自编自演了很多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节目,颇受欢迎,不仅如此,在木偶戏中雅称教授,那耍起木偶来堪称一绝,他和刘大会至今还保留了一套木偶戏行头,只要有人邀请,现在仍隔三差五地出门演出。  魏丙光   董培光,在十里八乡颇受欢迎的农村大厨,他为人风趣幽默,心底善良,村上无论谁家过事,无一例外都是他来主厨,他总是尽心尽力为主家着想,从来不铺张浪费,也不让主家多花冤枉钱,做出的菜适合大众口味,除了本村以外,他还经常带领我们七队的服务队走南创北为外村的乡亲们帮忙,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常常不计报酬。董培光   丁志俊,是从我们石鼓七队走出的翻译家,现在经营着一家享誉京,津,冀的大友翻译公司,在我们七队的乡间道路上,田地里,麦场上,也曾洒过他辛勤劳动的汗水。丁志俊   赵富连,在我们七队的田间地头,体验过“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不易,后从我们七队走向军营,在部队时一直是军医,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五官科权威医师,医院院长……   杨志勇,我们七队的无线电爱好者,电子设备维修方面的行家里手,在六七十年代,大队的扩音器或其他设备只要坏了,都是他去修理,而且总是手到病除,很快就会修好,现在八十岁的他身体也非常硬朗,又热衷于修车子补胎,方圆十几里只要电摩,自行车有毛病,都会习惯性地来街道南十字找补胎老汉杨志勇,同样,也是手到病除。杨志勇   吕海涛,年轻有为,现任石西村长……   河南巷,七队的妇女们,她们堪比杨门女将,个个是能文能武,操持家务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男人们外出打工,她们不光伺侯老人,孩子和果园,还时常忙里偷闲地帮助客商包装苹果,或去附近村打工补贴家用,这也是我们七队的光荣传统。   看,“河南巷"里,老人们安度晚年,孩子们快乐无边。   我们七队的每一名队员都热爱七队,更热爱河南巷。愿我们七队的每家每户,每一名社员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发大财!

作者简介:李满妮,赵镇石鼓西村人,果农,文学爱好者。

壮美昭陵总编      编发

西部文化艺术平台“壮美昭陵”编辑团队

总编 壮美昭陵

主编 董志振 张思鸿 安望

编委 梁澄清杨生博丁志俊 谷培生范雨农田建国和军校王海杨波海王晓林姜志俭山岚王楸夫崔存文洪雄利

编审 李敬全辛建斌洪建武 赵普东张玉峰马建国杨林庞锋

诗词编审张龙凤赵文峰刘美健

策划部 周佩玉玉兰香吕建平韩智存春雨张秋会

朗诵指导团 东明枫丹白露风中傲梅若水刘依勤魏军放李群

视频制作部 刘晓轩老班长 刘浩

摄影部 知非李建都冯锐利广含高林杰赵天瑞王争荣朱维清

点击下面文章可分享:

梁澄清-美国大选与中国戏曲的某些共同幽默

梅花香自苦寒来 赵中学子杨维西写意人生

昭陵游子丁志俊

石鼓情//杨生博

道法自然成一家---访礼泉籍医学教授、艺术家朱长庚先生

壮美昭陵歌词作家苟海生

壮美昭陵

辛建斌:大街风流(上)

辛建斌回家乡

杨波海故乡的龙爪槐

秦力任哲中编书留人间

陈永强//瓜地与少年

难忘母校赵中//壮美昭陵

李建都漂泊异乡看世界,心系故土留诗影

“多劳多康”话康劳

“壮美昭陵”的大哥大姐们

菜园村的路//李振武

做客陈忠实先生工作室-和军校

中国西部文艺家赵普东--读书,成全了一个农民的文学梦

涝池//安光社

壮美昭陵//五十年呵今天终于把你见

中国小戏之乡,戏曲协会主席这样讲//周佩玉

蔺志顺的喜剧生活

古典文化的传承者--高兆鸾

石岗老师作词《大秦川》唱美咧

李敬全老屋

范超乐游原上望昭陵

小小说:“三季”的一生

杨安康在生产队西瓜园的日子

崔存根与贾平凹的一面之交

钢铁战士赵文峰随想

崔存文泾河滩的羊蹄印

趙中的开水房与王二//丁志俊

回忆王志刚老师

童年张玉峰

杨林醴泉锣鼓唱大风

长安亦君和父亲在咸阳城过年

壮美昭陵相关文章链接,点击即可分享:

诗歌:

石榴花//壮美昭陵

青槐与石鼓//壮美昭陵

礼泉花开,壮美昭陵领你看

唐陵下,那片杏花林,我想你啦!

故乡的小路

山的女儿

难忘母校赵中//壮美昭陵

散文:

印象乡音乡情,在你我心中

壮美昭陵   爷爷

土炕壮美昭陵

壮美昭陵 礼泉烙面

壮美昭陵 嵕山玉枕

壮美昭陵昭陵御石榴

我家就在关中环线旁

壮美昭陵大唐风礼泉风光田园梦

礼泉有处“虎狼湾”

烟霞草堂今安在,古愚真儒薪火传

唐王陵杏飘香

苜蓿情

礼泉槐花飘香

壮美昭陵//五十年呵今天终于把你见

大美礼泉旅游风光片欣

泾河系列之三东庄水库

四支渠-壮美昭陵

烟霞泉与水帘洞

赵镇石鼓

二月二,逛药王爷会

泪流成泉入君怀——-探寻唐昭陵娘娘泉

昭陵御石榴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礼泉旅游---武将山风情园

北望桃花陵

文//李小妮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8347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