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用家庭急救手册,你会处理几种

今天是《小儿急救》的第三课,也到了小儿急救系列课程的尾声。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的内容有4个

儿童急性中毒的急救

小儿烧烫伤的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

小儿鼻出血的处理

儿童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了毒性物质,或者说毒性物质短时间内进入体内,破坏了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功能的永久或暂时性的损伤甚至死亡,这就是急性中毒。

我们这里不讲慢性中毒,如媒体报道的环境中铅汞超标,这种慢性中毒不属于我们今天的讲解范围。

急性中毒的途径不同,急救的方式也不同,中毒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从消化道进入的毒物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形式,平常发生的急性中毒,90%以上都是通过消化道进入的,比如食物中毒。另外误服药物,甚至家里放的灭害灵等杀虫剂,小孩子误服的。另外就是有毒的动植物,比如有毒的蘑菇,河豚等。

皮肤接触中毒

比如穿了被农药污染的衣物,或者是被毒虫蜇刺了,比如蜜蜂、蝎子,还有动物咬伤,比如蛇等。这些都是通过皮肤接触中毒的。

通过呼吸道

比如一氧化碳中毒,就是我们俗称的煤气中毒,还有有机磷中毒(一种带有挥发性质的农药)、磷化氢等,都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

经过创口伤口接触中毒

如果烫伤烧伤处理的不当,涂抹的东西不对,导致伤口吸收之后也会发生中毒,医院里注射的药物弄错了,属于医疗事故的中毒。

不同的途径中毒,我们急救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懂得中毒的现场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消化道进入的毒物处理方法:

首先,要把中毒的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脱离有毒环境,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果口鼻腔有分泌物和呕吐物,要先清除,开放气道。

然后就是快速去除孩子体内的毒物,首先说一下通过消化道中毒的如何在现场排毒。最好的方式就是催吐。这种方式适用于年龄较大能够配合的儿童,1岁以上的孩子基本可以适用。主要的方法是刺激孩子的咽喉部位,利用筷子、压舌板,或者就直接用手指去刺激孩子的咽喉,让他把吃进去的东西排出来。

▎催吐注意:

催吐一定要在病人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进行,昏迷的病人不能催吐,否则呕吐物如果不能排出,反而容易导致吸入性窒息。

如果服用的是强酸强碱,煤油汽油等物质,建议不要催吐。因为这些腐蚀性物质会对消化道的粘膜造成刺激,催吐的过程中会对消化道造成第二次的伤害。

有严重性心脏病的人不建议催吐。

不建议催吐的病人,医院洗胃,医院的洗胃是通过胃管来进行的,不会经过食道,就不会造成以上危险,送去之前可以喝点牛奶和温水。

医院也会同时采用在温水和牛奶里加入活性炭,再通过服用硫酸镁等泻药导泻,让病人将毒物排泄出来,这样就清除的更为彻底。

催吐之后的病人,建议在呕吐之后,让他喝一点温热水,或者再喝一点牛奶,然后再次刺激催吐,利用催吐的方式给病人洗胃。

最好是在4-6医院洗胃,超过这个时间毒素就被身体吸收了,洗胃的效果就不大了。

▎皮肤接触中毒处理

如果毒物是通过皮肤接触的,那么首先要远离中毒源,然后快速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接触面,不要泡在水里,一定要流动的水反复冲洗至少十分钟以上。

急救的同时一定要打,我们所说的这些都是紧急处理方式,不是最终解决方案。

▎呼吸道吸入中毒处理

如果毒物是通过呼吸道吸入的,如煤气中毒。首先也是要把孩子带离中毒环境,带到通风的,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如果有条件马上吸氧。

▎创口伤口接触中毒处理

如果是被蛇、蝎子等动物咬伤,我们首先要用止血带近心端结扎,目的是防止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仍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要定期(30-50分钟)松动一次,每次松开时间为2-3分钟,防止肢体坏死。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如果是蚊虫咬伤,毒素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就不需要近心端结扎了,一般蚊虫咬伤都是酸性中毒,我们可以用一些碱性的物质来中和毒性,如肥皂即可涂抹。

但如果是蜜蜂蜇了则恰恰相反,它的毒性是碱性的,需要用弱酸性物质来中和,或者用清水冲洗。

中毒其实主要还是要预防,作为家长必须掌握中毒急救的知识,另外要管理好家里的药品和其它有毒物,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可能中毒的东西。

对于较大的小孩要经常教育孩子提高警惕性,分辨毒物,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小儿烧烫伤的紧急处理

烧烫伤的处理步骤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字:

“冲、脱、泡、盖、送”

“冲”就是用冷水冲,注意不要用冰水,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慢慢冲至少15分钟,目的是减轻创口的温度,减轻烫伤的深度便于后续恢复。

“脱”就是脱掉衣服,首先还是要用水冲,降低温度之后再脱掉覆盖的衣物,有些家长在高温下给孩子脱衣服,会把皮肤拉掉,造成很大的创面,一定不要强行脱衣服,贴身的衣服可以用剪刀剪掉,因为如果起了水泡就会把皮肤脱下来,非常容易引发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泡”衣服脱下来之后,要继续把伤处泡在冷水里,至少泡半个小时,继续降温。

“盖”就是用无菌纱布,或比较干净的织物遮住创面。

“送”医院去急救。如果创面很小,皮肤也没有破损,医院,可以再药店里买一个烫伤膏涂抹。如果皮肤有破损,医院,请烧伤科的医生处理,减少感染的几率。

▎注意:

不要在破损的皮肤上随意涂抹东西,防止吸收中毒,比如有些人涂牙膏在创面上,这就是错误的做法。只要皮肤有破损就尽量不要涂抹东西。

如果有水泡,尽量不要自己去挑,所用器物如果没有充分消毒也会引起感染,而且挑破的水泡也不好包扎。必须在家里挑水泡时,需遵循以下方法:

找一个尖锐物如缝衣针,将其放在火焰的绿色层面上烧(温度最高),等缝衣针烧红了就可以拿下来等待其冷却,轻轻的在水泡的最下沿将其戳破,千万不要撕破水泡的表皮,有皮肤保护,恢复的情况会好得多。

3、冲水和浸泡时,千万不能用冰水或冰块。如果在烧伤的基础上又发生冻伤,就会更加雪上加霜,常温下冷水就足够了。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高热惊厥一般发生在1-3岁的幼儿身上,体温达到39度以上容易发生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可能在38度就会出现惊厥抽搐的状况。表现为小儿意识突然丧失,眼睛睁大,四肢抽搐,就是发生了惊厥。

▎处理方法:

处理方式是让孩子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服的扣子,开放气道。然后做通风降温,首先是物理降温,不主张用酒精,因为乙醇会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反而加重惊厥。

可以用温热水擦他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如肱动脉(腋窝)、股动脉(腹股沟)、额头、太阳穴等。

抽搐比较严重的孩子,一定要拿块纱布或毛巾,包住并拉住孩子的舌头,防止抽搐中舌头后坠引起窒息,甚至引发死亡。

小儿鼻出血的处理

儿童鼻子出血是经常发生的,造成这种情况一般与两个情况有关:

▎鼻出血原因:

有些孩子喜欢去转鼻子,掏鼻孔,损伤到了鼻粘膜。

外伤造成,孩子的鼻子碰撞到外物,或是互相玩耍时打到彼此都会可能引发鼻出血。

孩子的鼻粘膜没有发育完全,比较薄弱,血管丰富,稍不注意就容易破裂出血。

▎处理方法:

处理鼻出血时,首先要让孩子的头高于胸部,不要倒立或让头部往后倒,容易引起鼻血回流到气管中,引起吸入性窒息。

捏住鼻翼,采用压迫的方式止血。

用消毒的湿润的棉球塞进鼻孔中,塞紧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冷敷孩子的额头和鼻腔周围,通过冷刺激导致外周血管收缩来止血。

如果孩子的鼻子反反复复经常出血,就最好送到五官科去检查一下,有没有鼻息肉或其它发育异常的情况出现。

我们的小儿急救课就讲到这里,希望这些知识您能够牢记,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至于手忙脚乱,在第一时间能够做出科学的处理,避免意外伤害。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到微问诊来咨询我,我是医生曹生华,谢谢大家的收听和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782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