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冬病夏治,养生正当时,易道艾灸

喜讯,喜讯!

为“艾”护广大客户的健康,为各位艾友的养生事业保驾护航,艾晖堂特此推出活动,三伏天期间(7月16日-8月24日),凡到店消费者可免费体验“三伏贴”。??

三伏天时期,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正处于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温里散寒的艾灸,三阳相加,最容易把寒邪驱赶出来。

今日入伏,冬病夏治最关键的40天的,直接影响三伏灸的效果。“三伏”中的“伏”指伏邪,即“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暑多夹湿,暑湿滞留体内,就会出现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到了秋冬,湿与寒相勾结,就会引发各种不适症状。因此,错过三伏灸,意味着体内陈寒未去,又添暑邪。故而,我们应借助三伏灸,祛寒邪除暑湿,一举两得。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补充阳气,阳气足则毒素除。“天下补阳,灼艾第一”,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走三阴通十二经”,通过经络循行至五脏毒素瘀积处。

什么人适合做三伏灸?——体质偏阳虚的女性、老人、冬病患者可以借助三伏灸来调理身体,或者亚健康人群、体质虚弱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三伏灸来防病保健。不会取穴怎么办?很多人明明知道做三伏灸对身体有好处,但因不会取穴、无从下手的缘故,白白浪费冬病夏治的好机会。今天是入伏首日,从现在开始学习还不晚,一定要把握好今年的三伏灸啊!年三伏天时间初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初伏意味着正式进入酷暑,所以此时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养生做准备。

末伏:躲老虎

末伏的时候,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最易伤心,这个时候进补没有好处。

所以末伏的养生要点是——躲。即不要大量吃肉食,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头伏、末伏不一样,此时,40天的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这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

三伏天本身就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

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得不对,就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很多“病根”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比如: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

女性做三伏灸,推荐哪些穴位?现在很多小姑娘,都是阳虚体质,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小腹也是凉的,吃点冷的瓜果蔬菜就拉肚子,多有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这种体质的女性,尤其不能错过三伏灸。女性三伏灸取穴月经不调、痛经:关元、气海、血海、三阴交妇科炎症:中极、归来、三阴交、八髎脾胃虚寒:神阙、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都说三伏灸“冬病夏治”,那冬病患者该怎么灸?冬病患者,即身体不适遇寒加重的人。比如呼吸系统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消化系统的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以及肩颈腰腿痛等。这些人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病症取穴,这里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冬病患者三伏灸取穴呼吸系统不适:多取肺经上的穴位,如孔最、太渊、鱼际,还有后背的肺俞;消化系统不适:多取脾经及胃经上的穴位,如天枢、足三里、太白、阴陵泉等穴;肩颈腰腿痛:重点艾灸阿是穴(即患处、痛点),肩颈疼痛加大椎,腰腿痛加委中;

亚健康人群和体质较差的小孩可以做三伏灸吗?

明明年纪不大,但常常感觉疲劳乏力、头晕健忘、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身体抵抗力也比较差,表现为换季容易感冒,或是容易出现过敏等毛病,怕冷,经常口腔溃疡等等。这些都表明你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还有些孩子比较“娇气”,动不动就生病,小则发烧感冒、拉肚子出疹子,大则哮喘、肺炎……家长那个心累呀!如何才能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中医有一句话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爱生病、体质差的人都逃不开寒邪、气滞、元阳虚的病根。亚健康人群三伏灸取穴处于亚健康的成年人,建议多艾灸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这些扶正的穴位,只要你体内有足够的正气,外邪也就难以近身,古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

脾主长夏,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人才会有生机!人体后天的生存、生长发育均赖脾胃得以实现,而长夏为脾所主,此时用艾灸给孩子的脾胃加一把火,让脾胃得到更多的能量进行运转,就能很好的健脾开胃,多吃饭,多长肉了。

儿童三伏灸取穴想要孩子消化好、长得高、发育好、少生病,这三个穴位——神阙、大椎、身柱一定要用得好,特别是身柱穴,它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小儿无病可灸身柱以保健康,患病时也可用此穴调理。

什么时候做三伏灸为好?

通常而言,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自然界和人体阳气都较为旺盛,此时做三伏灸,效果比较好。

但是很多人说:我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时间艾灸怎么办?当然,晚上也是可以艾灸的,但一定要做好滋阴的工作,以免造成阴虚。在艾灸前,先用温水泡一下脚,泡10分钟后擦干,然后双手搓热,用左手搓整个右脚底,再用右手搓整个左脚底,两边各50下以上。我们的手心里有个穴,叫劳宫穴,它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而脚心的涌泉穴为肾经穴,这样搓搓脚可通畅气血,交通心肾,有助于阴阳平衡。经常在晚上艾灸的人,建议每次艾灸结束前再灸一灸滋阴的穴位,如三阴交、涌泉、太溪等穴,同样对维持阴阳平衡有好处。三伏天饮食宜清补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防暑三豆汤入伏了,一定要喝一些三豆汤,可以起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绿豆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赤小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辅治腹部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好的排毒消肿作用。黑豆性味甘寒、微苦,有解毒、散热、除烦的作用,也是夏令消暑清热的佳品。所以,三味共用的“三豆汤”保健功能更佳。三豆汤材料: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10克、冰糖10克。三豆汤的做法1.将绿豆、赤小豆和黑豆洗净,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约ml的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离火,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易道艾灸适应症

艾晖堂既重视继承传统,更重视发展创新,充分吸纳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完善艾灸治疗体系。经过我们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艾晖堂专利易道灸主要用于治疗内科、外科、男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尤其对治疗失眠多梦,飞蚊症,眼干眼涩,假性近视,颈肩腰部疼痛、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中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腹泻、体内虚寒、风湿、痛风、男科前列腺疾病、妇科各种炎症、宫寒不孕、痛经、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以及肠胃疾病、痔疮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医美容方面,艾灸常常被用来对抗皮肤老化松弛,淡化雀斑、色素、黑眼圈,调理气血,改善面色。

易道艾灸主要是以任、督二脉来进行施灸,然后配合加穴来对客户进行调理。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若任督二脉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强筋健骨,体魄雄健、无疾病困扰,延年益寿。

艾晖堂国医艾灸馆

AHThealth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82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