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第十九批援布隆迪医疗队成员、医院五官科主治医师冯春敏
年6月24日,在结束了为期半年的法语培训,作为第19批援布隆迪医疗队的一员,带着祖国的嘱托踏上了援非医疗的征程。经过两天的行程,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梁勇到达布隆迪,当天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和布隆迪公共卫生与艾滋病防治部组织了两批医疗队的交接仪式和嘉奖仪式。
我深知此次援非医疗队的任务,不仅解除患者的病痛,做到对每个生命的慰藉,无论贫富与种族,实践医者对职业和生命的神圣承诺,更要用行动铸起两国的友谊桥梁,向非洲人民展示“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在援非的一年中,我被分配到布隆迪政治中心基特加省,医院口腔科工作,医院虽有近百年历史,但基础条件仍然很简陋,很多设备短缺,连最基本的心电图机都未配备。在口腔科的两台治疗椅中仅有一台能正常使用。但硬件从来不是阻碍前行的理由。在这一年工作中,共接诊门诊余例,急诊余例,其中门诊拔牙余颗,急诊多为颌面部外伤。由于当地居民经济条件较差,许多未到拔牙适应症的牙选择拔除,设备短缺无法进行根管治疗,龋齿充填材料一般治疗效果欠佳。在这一年中去基特加省监狱义诊2次,共拔除牙15颗,预约门诊龋齿充填12人次,医院义诊1次,治疗患者14人次。由于当地交通工具多为摩托车和自行车,增加了颌面部外伤的几率,常出急诊清创缝合。
初,在国内抗疫情况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新冠肺炎在布隆迪也发现了,当时的我也陷入危机的焦虑中,但我深知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冲到最前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人民解除疾患,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没有任何退缩,坚持完成祖国交付与我的任务。
一年的援非医疗任务即将结束,我深深感受到在这里缺乏的不是先进的设备,也不是精湛的医术,而是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扎根奉献精神;也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在国内疫情尚未清除之际,仍然将大批防护物资第一时间运输到每一个援非医疗队和非洲各个国家,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保障;深刻体会到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必须根植于思想深处,以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圆满完成援非任务。
预约挂号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8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