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大灯会之一张家界元宵启动预热吉大张

活动

张家界:非遗展演展示周预热元宵

“戏剧,京剧为中国首,花鼓戏为湖湘最,阳戏则为张家界翘楚。”2月24日,资深戏迷张家界市民赵先生在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阳戏后,被其独特魅力所深深折服而由衷感慨,两个小时的演出,和赵先生一样为阳戏所吸引的千余名市民、游客几乎无人离开。

当晚,为期一周的“文明张家界·欢乐元宵节”年元宵灯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专场演出在张家界市民广场鸣锣开演。

张家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深厚。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项,有张家界阳戏等国家级项目4项,张家界高花灯、鬼谷神功等省级项目16项,永定大戏、永定花灯等市级项目61项。

张家界阳戏“金线吊葫芦”为全国各类剧种中绝无仅有,张家界元宵灯会被评为全国五大知名节会之一,桑植民歌获评“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鬼谷神功曾赴欧洲多国专场演出,土家打溜子三度走出国门展演,土家织锦等非遗产品已成为代表性的张家界礼物。

今年,为展示全市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提升张家界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填补元宵灯会前活动空白,延伸和预热元宵灯会欢乐热闹效应,张家界首次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示展演活动。展示包括张家界阳戏、高花灯、泼水龙、鬼谷神功、杖头木偶戏、永定大戏、草狮子、三棒鼓、九子鞭、花灯、土家赶酒火等在内的数十项国、省、市、县级优秀非遗项目,此外还邀请了常德汉戏等武陵山区的部分地方戏剧。

演出地点除了元宵主会场的人民广场,今年还新增了市民广场点,正月初九起至正月十五,数十个优秀非遗节目在两个点分昼、夜时段轮番展演,让广大市民游客尽情享受丰盛可口的非遗大餐。

多姿多彩的春节元宵非遗活动让张家界更添浓浓喜庆节日气氛,很好满足广大市民游客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进一步闹热了文化旅游市场,有效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和中外游客的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在张驻留时间,极大地促进和扩大了旅游消费。(市文体广新局/刘潇)

非遗专场展演周部分国、

省级非遗项目简介

??09年阳戏专场

??07年春晚导演的杨花柳曲翻新谱

??09年张家界阳戏专场演出

??业余阳戏剧团表演前的准备工作

张家界阳戏:俗称“杨花柳”,起源于明末清初,受巫风楚声熏软孕育,慢慢地在傩仪、傩祭、傩愿戏乃至民歌的演艺之中不断进化,脱颖而出,至清朝中叶臻于成熟,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成为本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张家界阳戏的舞台语言以张家界方言为基础,它的特点是平仄音分明,儿化韵较多,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具备。

阳戏的唱腔属民歌体结构,分“正调”和“小调”两大类,正调以“正宫调”为主,另有“蛤蟆赶调”、“金钱调”、“悦调”、“潼关调”、“小丑调”、“阴调”、“慈悲调”、“北河调”、“七字调”等。基本采用地方语言,俗语俚词,贴近生活,观众听起来感到易懂、亲切。阳戏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金钱吊葫芦”的唱腔,正调的唱法必须用真假嗓相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这种唱法即为“金线吊葫芦”。

它是张家界阳戏区别于其它任何地方阳戏的关键之所在,这是土家人把大山号子融进戏剧的最为独特的唱法,新奇古怪,极具音韵的穿透力,为中国古代戏剧之一绝。阳戏风格独特,韵味无穷,被专家誉为“三相一绝、五溪奇葩”。阳戏这一地方戏曲瑰宝,现已成为全国的稀有剧种,是张家界民族文化的代表作。

年,张家界阳戏被评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传承高花灯

??青山翠谷间的高花灯迎亲队伍

??高花灯队伍跨过山间小溪

张家界高花灯:发祥于永定区沅古坪镇及周边地区,也称高皇灯。表演队伍由十二至二十四人组成。高花灯的“灯”代表光明幸福,十二个灯表示十二个月,月月平安无事。每年春节,永定区沅古坪镇等乡镇的村寨都要舞高花灯来辞旧迎新。其道具用蔑和纸扎糊成十二或二十四个灯笼,在灯笼下加上一个长柄灯托,并在灯笼上用剪纸贴上五颜六色的故事,如:“八仙”、“耿氏送子”等。

到了夜晚,在灯笼里点上木油蜡烛,一人举一个灯笼,一眼望去,流光闪烁,尤如银河戏舞,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张家界高花灯舞的花式有“太极图”、“双龙出洞”“二龙戏珠”、“荷花出水”、“烈马回头”、“半边月”、“九连环”、“踩棋盘”等几十种队形。它有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舞蹈代表,延继着中国舞蹈的血脉,被舞蹈界称为“中国舞蹈史上的活化石”。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张家界高花灯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市级传承人田际学操练泼水龙队伍

??张家界市中心表演泼水龙

??六月六表演泼水龙

张家界泼水龙习俗:又叫“泼水龙灯”,唐朝时由移居本地的白族兴起。随着时光流转,逐步演变为土家族用于境内久晴不雨、旱魔肆虐时干旱求雨的一种特殊习俗。目前盛行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西尹村、莫家岗村一带,当代发展成为对喜庆节日的庆祝、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土家人用鲜粽叶做龙须,用葛藤、黄荆条、松树枝做龙身,分成9节、11节、13节、15节等不同长度,由9至15人参加舞龙;伴着锣、鼓、唢呐的铿锵乐曲,一人持“宝”在前,龙舞欢腾,周围观赏的群众则用脸盆、水瓢、锑桶等容器盛水围绕龙身泼浇凉水。这样边舞边泼水、越泼水龙舞得越欢,预示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场面欢乐喜庆,风趣幽默。现流传下来《二龙抢宝》、《蛇蜕皮》、《乌龙绞柱》、《蛇沾洞》、《龙戏水》等50余种动作玩法。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张家界泼水龙习俗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宣传日演出铁砂掌

??省级传承人黄德君表演砂刀枪

??省级传承人李军和市级传承人刘国生

在澳大利亚街头表演银枪刺喉

??表演三层破石

张家界鬼谷神功:又名大庸硬气功,是集硬气功、武术、拳术于一体的综合武术形式,源远流长,精深博大。既可用于实战,又可用于健身,在中国武术界独树一帜。传说鬼谷子在天门山鬼谷洞隐修授徒,炼丹修行,苦研“掸术”、“武功”,悟得“鬼谷神功”。

鬼谷神功主要包括硬气功、武术、拳术。拳术为常用的八套,武术主要是棒、枪、刀、钯。武术、拳术主要是为硬气功表演做前期准备服务的。张家界鬼谷神功由《腹卧钢叉》、《卧刀床碎石》、《单指钻砖》、《银枪刺喉》、《头顶碎石》、《胸前吊砖》、《头顶碎石》等二十余套程式组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大庸县官黎坪土家族村民赵继书两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卢森堡、意大利、比利时、罗马尼亚、英国、法国、马耳他等欧洲国家出访表演。鬼谷神功通过多年来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张家界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张家界鬼谷神功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团长丁玉龙带徒传艺,现场教学

??表演杖头木偶

??杖头木偶戏剧团为乡民们表演木偶戏

??艺人们在一起制作木偶

桥头杖头木偶戏:主要流传于张家界市的两区两县,永定区桥头乡最为集中。杖头木偶戏这一古老文化艺术是桥头乡丁家坡丁氏祖先历经七代传承所保留下来的一项独特剧种,它具有独特的舞台装饰和演唱形式,版本多样、唱腔优美的艺术风格。杖头木偶戏的唱腔全部为汉腔,分南、北二路、三眼、南反、北反、四平、一字肖眼等版式。

高腔分唢呐吹奏,如:红南袄、四朝元、北调、香罗代、清水令等十几个曲牌优美动听,深受观众喜爱。辅以动作表演,讲究形神兼备,其技法难度大,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价值。是湘西少数民族融合的纽带,是张家界土家族传统戏剧的一朵奇葩。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杖头木偶戏(桥头)为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民生

张家界3月6日将医院

旅游胜地张家界新添一所高端、共享、医院,一期投资2.7亿元的将于3月6日试营业。今天上午,吉首大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会议上传出这一消息。

▲吉首大医院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官黎坪中心汽车站旁,规划占地35亩,建设面积多平方米,床位张。院长李平介绍,医院从年4月开始筹备,现已经招聘到位的员工有多人。随着设备和人员的完善到位,医院将在试营业后组织专家团队到全市多个乡镇开展义诊活动。

▲据介绍,吉首大医院规划有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高标准整体产房)、急诊科、儿科、牙科、五官科、皮肤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中医科、预防保健科、针灸推拿按摩等科室及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功能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医院将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发展微创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内镜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骨科、妇产科(整体产房),儿科、老年病学科等优势学科。

医院配备一流先进医疗设备,有核磁共振、CT、数字化X线诊断系统,C臂X线成像系统,数字彩色超声诊断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院有高级层流净化手术室、重症监护中心、内镜诊治中心、装备有40台透析机的血液净化中心等。

永定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近人现场签约

2月26日,永定区区治大院广场,万头攒动。永定区千人就业计划暨年“春风行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广东、长株潭劳务协作基地的家企业,以及本地家企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个,共现场签约人。其中境外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个,现场签约人。

▲此次招聘会是永定区年“春暖行动”就业服务大型系列活动中的一场,旨在给全区返乡农民工及留守儿童家长、贫困家庭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分流职工及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搭建求职平台,帮助解决全区乃至全市、全省各类园区和企业用工问题,并积极宣传人社政策,助力打好永定区脱贫攻坚战。

“与以往相比,今年外来务工人员进城早、企业用工需求得到满足也快。由于前来参与应聘的企业和人太多,由原来的多个招聘点现又临时增加40多个招聘点。”永定区劳动就业局局长黄俊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应聘现场,区扶贫办主任周叙鹏对此次的招聘会也很满意,他说:今年初,永定区23个乡镇(街道)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村(居)实施‘千人就近就业计划’,开发劳务岗位个,促进劳动力较弱的贫困家庭人口就近就业,实现名贫困人口就业、个贫困家庭脱贫。

▲据悉,为服务城乡务工人员,永定区还开通了“就业扶贫直通车”,免费接送周边区域有求职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现场应聘。

就业服务部门还将从招聘企业中筛选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录入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平台,利用平台进行人岗匹配,将岗位信息发送到贫困劳动力的手机上。对达成就业意向且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相关部门将跟踪落实就业扶贫相关政策补贴。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84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