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月17号就正式开始进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而人体也可以借助外界的阳气彻底打个翻身仗了了!
除了内服汤药之外,艾灸也是极佳的冬病夏治的方法!
艾灸是什么?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医草”。
传说古时候燧人氏钻木取火,所用之物就是捣艾为绒。古人认为太阳为天之阳,艾能生火,而且有特殊的香味,便认为艾为地之阳。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
伏天艾灸,事半功倍
为什么夏季艾灸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发展而来的。
而艾灸具有温通经络、祛寒止痛、补中益气等作用,配合夏季最旺之阳气,对于身体的温通效果、驱寒效果等都会大大加倍。
艾灸可以治疗什么?
《扁鹊心书》记载:“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艾灸几乎可以说是无病不治,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月经不调、肥胖、颈椎病、乳腺疾病、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糖尿病等有特效。
常用穴位有哪些?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平齐。
主治:感冒、发烧等外感证候。
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等肩部不适。
中脘穴:位于肋骨分叉点和肚脐的中点。
主治:恶心、嗳气、胃痛、胃胀、腹泻等腹部不适。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
主治腹痛、腹泻、腹胀、宫寒、妇科疾病、小便不利等。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横指
用于心慌、胸闷、心绞痛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4横指。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脾胃类问题。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f/7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