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怎么办?去医院输个液呗,见效快,大人不耽误工作,孩子也不影响学习。这是从我们儿时就已经养成的思维定式。
国家发改委曾公布过的一组数据让人心惊:去年我国医疗输液10亿瓶,相当于去年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的平均水平,过度用药正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减少不必要输液,实施无输液门诊”,12月1日,杭州医院的输液室里贴上了这样的标牌,医院医院,首家实现了“无输液门诊”。
▍院长的孩子,16岁前只输过一次液
徐享是浙医二院的院长助理,现任浙医二院余杭分院(医院)执行院长。
今年8月1日,上任第一天,他对那一天记忆深刻。不是因为那是他的履新日,而是因为他在输液室里看到很多家长抱着孩子在输液,这场景让他萌生了改革念头。
“医院是浙江首家医院,年12月,浙医二院也实施了无输液门诊。现在,浙二每天有1.万门诊病人,但只有多人输液。我来到余杭分院后发现,医院每天接诊不过多病人,输液人数却高达多人,这个输液比例明显太高了。”
今年,医院和浙二战略合作,成立了浙医二院余杭分院。在决定实施无输液门诊前,徐享医院进行调查,他觉得这件事是非办不可的。
“我在余杭分院的输液室发现,输液室里经常半数以上是孩子,其实普通感冒发烧咳嗽是小毛病,输液根本没必要。”徐享说,“我们常见的感冒咳嗽,一般治疗,也要7-10天才见好,即使9℃以上的高烧,只要排除肺炎,也不需要输液。我的孩子现在读高中,16岁前,也只输过一次液。”
▍设立无输液门诊,儿科输液比例明显下降
设立无输液门诊,是不是就医院看病,都不能输液了呢?病人能认同这种治疗理念吗?
徐享解释说,“目前,医院的无输液门诊还处在实施的第一阶段,像胸外科、神经内科、肛肠科等10多个科室的门诊已经全面无输液了;血液科、五官科、泌尿科等部分科室要根据医生诊断来限制输液;儿科和感染科门诊还处在尽量减少输液的阶段。”
记者的走访印证了徐享的说法。昨天的医院一楼输液室,钱江晚报记者走了一圈,数了数发现有0多个孩子在输液。儿科医生说,最近感冒咳嗽拉肚子的孩子不少。
实施无输液门诊才两天,医院做了统计,儿科的输液比例已经从去年同期的5%下降到%,急诊和呼吸内科等输液比例大的部门,也有比例降幅。
▍病人执意要输液,医院会发放“输液风险告知单”
输液风险究竟有哪些?
徐享解释:“简单来说,药液看起来是一瓶透明纯净的液体,但是里面包含了很多微粒,这些微粒进入人的血液里,会造成堵塞,时间长了会造成供血不足、末端坏死、缺血、血栓等情况。如果注射药物不当,还会诱发呕吐、发热甚至过敏性死亡,这样的案例不是没有发生过。”
一下子全部取消门诊输液不太现实,医院副院长陶冶说:“接下来,医院还要加强分诊制度的建设。在年7月1日前,医院除了儿科和感染科门诊还要继续减少输液外,其它科室的门诊要全面实行无输液。”
如果医生建议后,病人依然执意输液怎么办?
医院准备了一份《输液风险告知书》,告知书的内容是输液的风险提示,和徐享的解释基本类似。“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病人尽量减少输液对病人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门诊不输液,杭州有先行者
实际上,医院,率先提出“门诊不输液”的,浙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属于最先一批。浙医二院也是“门诊不输液”的医院之一。医院也都在考虑取消门诊输液。
网上曾经有人传,在国外,只有快死的病人才输液,这是真的吗?
由于输液起效较快、不需要患者配合的特点,这种方式确实经常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不过,并不是只有这种情况才需要使用输液。在国外输液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医院里患者挤满输液大厅的景象。
医院设有门诊输液中心,这样的输液中心可以在减少患者的不便和花费的同时,方便医务人员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护。
▲美国一家诊所的输液室。输液室里的病人密度也是人均医疗资源的一个体现关于安全输液的建议1.听从医生的建议。2.与医生讨论输液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有无可替代的口服药物。.不主动要求输液,也不要一味拒绝。.只在正规医疗机构或有医护人员监护的条件下输液,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5.“挂着输液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这种事听上去很感人,但并不安全。6.不要自己调整输液的速度。文:钱江晚报、果壳网
图:网络
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f/7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