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主治医师李莉做客名医

今天(29号)下午,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主治医师李莉做客《名医在线》的节目,提醒各位准妈妈要重视孕期的口腔保健。为了让听众朋友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我们把节目内容整理为文字稿,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主: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里,女性的身体会产生各种变化,包括各种口腔疾病也特别高发,所以需要提高警惕。今天在节目中,我们就为大家请来了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主治医师李莉,来给各位准妈妈们介绍一下孕期的口腔保健知识。

主:李医生,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怀孕的时候容易患上各种口腔疾病呢?

答:一是内分泌变化:孕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升高,引发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牙龈充血、水肿;同时也改变正常牙龈龈沟处的细菌成分,导致炎症更易发生。症状为刷牙时出血、疼痛、牙周浮肿、牙齿松动等。

二是饮食口味变化:部分女性怀孕后饮食习惯会有较大改变,喜吃酸甜食物或其他小零食,进餐次数也会增加,如不及时清洁则更容易引发口腔问题。

三是孕期缺钙:怀孕时期母体缺钙,不但对宝宝发育成长有影响,也容易让妈妈患上龋齿、牙齿松动等问题。孕妇缺钙表现为:牙齿松动、四肢无力、贫血等,严重时会有抽筋、手足麻木等症状。

主:我们一般人患有口腔疾病并不会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或者健康有太大影响,那么孕妇如果有口腔疾病又会不会对婴儿造成什么影响呢?

答:孕妇患有牙周疾病,牙周致病菌会侵入血管,通过胎盘屏障造成子宫内感染,从而导致一系列炎症物质水平升高,最终导致炎性羊水过多,子宫病理性收缩,胎膜早破,诱发早产。因此,准备怀孕的女性应该防范于未然,在备孕期就要做好口腔检查保健。

孕期患上牙病,不但影响准妈妈的进食、睡眠,使其焦虑,还有可能导致关节炎、肾病、眼病等其他全身疾病,还会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发育答:临床上有个传统的说法:在怀孕的头3个月和后3个月都是口腔检查治疗的谨慎期,尤其是孕后期的准妈妈很容易因为各种刺激导致宫缩,甚至是早产!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两难情况的发生,能做到的就是做好预防工作,未雨绸缪。

这里来和大家分享一个亲身经历:就在上周一个怀孕8个月的孕妇挺着大肚子来到诊所,因为牙痛哭得梨花带雨,刚在牙椅上躺下就迫不及待地求道:医生,快救救我吧,我的牙齿疼得受不了了,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又不敢随便吃药,折磨我几个月了。细问才知道,一开始没太疼,逐渐加重,最近疼痛到想撞墙的程度了,连肚子里的孩子也不安分。她请求医生:你把我那颗牙拔掉吧,我怕再这样被折磨下去,会连孩子都保不住了!说着说着又大哭起来。医生检查后,发现这个姑娘连嘴巴都肿得张不开,嘴里的牙肉肿得一塌糊涂,轻轻一碰就出血搞得满口血腥味,勉强能看到右边的下颌智齿长歪,顶在前一颗大磨牙上了,被顶的部位有一个烂了的大深洞已经看到牙神经暴露出来了,能不疼吗?心里多少可怜这个女人,真能忍受呀,这样的疼痛应该比坐老虎凳上刑还残忍,肚子里的宝宝也会感受到这个惨不忍睹的刑罚吧?

因此,专家建议女性在计划怀孕前,要先做好初期的口腔检查保健。

主:这么看来,不管是从孕妇自身的健康来说,还是从宝宝的健康来说,都得重视口腔保健了!那么怀孕期间出现哪些口腔疾病的时候准妈妈们必须去治疗呢?

答:急性牙髓炎,剧烈的疼痛使孕妇无法正常休息进食,影响孕妇本人及腹中胎儿的营养摄入及体格发育;重度牙周炎急性期,出血严重,长期会导致慢性贫血甚至早产的发生。尤其是重度牙周病的孕妇,一定要及早干预,这部分人群是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高危人群。

主:面对这些口腔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答:应对口腔问题也有不同处理,所谓:孕前发现治疗不能等,孕期发现处理要谨慎。

孕前:

女性怀孕前都应该到专业牙科检查牙齿是否健康,因为有些牙病在孕前没有症状,而在孕后就会出现,所以孕前培养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非常重要。将龋齿、智齿、牙龈出血等问题在孕前解决。

  怀孕1—3月:

在这个阶段,要避免治疗牙病,包括洗牙。如果疼痛严重引起感染,可能会引起流产。医院就诊,进行应急处理。

  怀孕4—6月:

孕妇不能进行拔牙、牙根管治疗等,在该阶段可以进行一般牙科治疗,如做简单的物理治疗,局部冲洗坏牙和消炎等,都不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怀孕7—9月:

这时子宫较敏感,外界刺激容易引起子宫收缩,所以孕妇也不适合接受牙科检查和治疗。

主:虽然说4—6个月期间可以进行一般的牙科治疗,但我想各位准妈妈心中可能多少还是有点担忧的。比如说,我们在做口腔检查的时候,有时需要拍X光片,孕妇也能拍吗?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答: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每时每刻都处在辐射之中。即使你与别人一起睡觉,也要受到来自他人身体的辐射,大约0.05微希伏。即便你喜欢独处,那么你体内钾元素的年辐射剂量大约微希伏。

通常一个人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在4毫希伏左右,这是一个很小的剂量,也是安全剂量。而其中大约85%的辐射来自自然界,仅剩余的大约15%左右才是医学检查。

如看电视,即便你看电视机或使用彩色显示屏,一年的辐射剂量大约1微希伏。你随手吃一根香蕉,辐射剂量大约0.1微希伏。在一个高于平均水平的自然背景辐射地区待上一天,比如青藏高原,辐射剂量大约1.2微希伏。按每天吸两包香烟计算,香烟烟草中放射性核素辐射剂量相当于每天照一次X线胸片。

在某些牙科治疗的紧急状况下,孕妇可能不得不在宝宝出生前拍牙片。未经治疗的牙科感染会构成胎儿的潜在威胁。看牙治牙通常有自由的时间选择性,所以不主张孕妇在怀孕头三月拍牙片,毕竟胎儿较常人更敏感。而三个月过后,孕妇必须接受X光拍摄时,应穿防护服——铅衣或是腹部围上“铅橡皮围裙”,以防放射线危害孕妇和胎儿。在此条件下,对胎儿的影响几乎微不足道。专家强调,只要不是对准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剂量X辐射,准妈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此外,儿童在拍牙片时都会统一为他们穿上铅衣或铅裙,小孩正在高速发育期间,性腺素分泌旺盛,由此骨髓往往活跃而稚嫩,容易被X光射线侵犯,所以有必要保护身体其他部位接受散射几率为零。

主: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服用药物吗?孕妇打麻醉会不会对胎儿有影响?

答:抗生素:除了四环霉素、氯霉素及链霉素外,一般而言,牙科抗生素对孕妇来说是安全的。因为感染可能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对胎儿的危害要比抗生素通过胎盘对胎儿的危害更大,所以必要时仍会建议孕妇服用。

止痛药:一般常用的止痛药,如阿斯匹灵及普拿疼,到目前为止妇产科医师也都认定是安全的;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不会对胎儿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是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长期使用,会造成成瘾性,不过牙科医师不会开这种处方。

麻醉剂:牙科局部麻醉剂只要不过量,都可安全使用。

主:看来孕期患上了口腔疾病,真的是一件挺麻烦的事。那李医生,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帮助各位准妈妈预防这些口腔疾病的发生呢?

答:营养均衡:孕妈妈除了增加营养摄入,还要保持营养平衡。在增加蛋白质提供之外,维生素A、D、C和一些无机物如钙、磷的摄入也十分重要。怀孕期间增加摄入营养素,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母亲的作用,使肌体组织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增强,对胎儿的牙齿的发育也很有帮助。

  定期口腔检查:最好在孕前就有定期的口腔检查和适时的口腔治疗。在孕期中也坚持定期口腔检查,因为口腔疾病会发展较快,定期检查能保证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使病灶限于小范围。对于较严重的口腔疾病,应选择妊娠中期(4~6月)相对安全的时间治疗。

  孕期口腔卫生:重视怀孕期口腔卫生,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坚持每日有效刷牙。有证据表明,如果能完全保持口腔卫生,牙龈炎症将很难产生。对于容易感染蛀牙的孕妇,需要向专科医生说明情况,根据医嘱局部使用一些氟化物,如氟化物漱口液、氟化物涂膜等处理口腔问题。

另外,准妈妈们在日常护理中也有一些小窍门:

1、常漱口、多喝水

  孕妈妈注意节制酸甜类食物,因甜食在口腔中容易转化为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另外如有孕吐现象,经常倒流的胃酸也会伤害牙齿,这时也要及时漱口,保持卫生。

  2、选用软毛牙刷

  由于妊娠期间,牙龈黏膜容易充血红肿,孕妈妈应采用软毛的牙刷,而为了保持卫生,最好3~6个月更换一次。

  3、摄取充足钙质和纤维

孕妈应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而食用粗纤维能够延长咀嚼时间,利于固齿。

所以,为了孕产妇的健康,我们还是要重视口腔卫生,预防牙病的发生。好了,今天非常感谢李主任的介绍,也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收听,下期,再会。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的好吗
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f/79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