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医院坐落于徐汇区汾阳路83号,由国家一级教授胡懋廉、郭秉宽等创办于年,创办时名为上海医院。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后更为现名,年获得第二冠名——医院。医院仍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所集眼科和耳鼻喉科医疗、教学、科研为一医院;亦为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医院。
环境图片
医院占地33亩,实际开放床位张,设有眼科、耳鼻喉科、放疗科、麻醉科、急诊科、口腔科、激光整形科、护理八个临床科室和放射、病理、药剂、检验、营养五个医技科室。眼科和耳鼻喉科又各自分设6个三级学科,分别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青光眼与视神经疾病学科、白内障与晶状体疾病学科、眼表疾病学科、视光学与斜弱视疾病学科、眼眶及眼肿瘤疾病学科、以及耳神经颅底外科、听觉言语疾病学科、耳整复外科、头颈外科、鼻病及中西医结合鼻病中心和咽喉科。医院现有员工人,具有高级职称者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28名,硕士生导师50名。(截止到年为止)
环境图片
医院,医院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逐年增加,年,医院的在研课题为项,今年新立项资助课题49项,其中国家级20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18项,市局11项。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际顶级杂志《Nature》系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为国家眼科和耳鼻喉科医学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环境图片
专家推荐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
是国内最大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研究与教学基地之一。广泛开展以23G、25G+为主的微创玻璃体手术,确保常规玻璃体手术的效率与安全性,提高了疑难玻璃体手术(如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屈光介质混浊、小瞳孔、眼内肿瘤等)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年均复杂性玻璃体手术量超过例,其中50%以上为全国各地转诊疑难病例。拥有9名正主任医师,13名副主任医师的医疗骨干以及数量齐全的国际先进诊断与治疗设备。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均处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眼内炎症、肿瘤的诊治领域独树一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优良的治疗水平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病人住院周期缩短至2-3天,并全面取消术后全身用药。眼底内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光动力学疗法、抗VEGF治疗眼底病的单位之一,年光动力学治疗量近例,抗VEGF治疗超例。
王文吉大夫
职称:终身教授
专业特色:在本院任眼科医生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于诊治各种疑难杂症;了解国内外眼科进展最新动态,可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治方案。特别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炎,糖尿病,视网膜血管阻塞,葡萄膜炎以及视神经疾病等眼底疾病领域。
徐格致大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从事专业年数:中华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副主编
专业特色:对眼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其它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眼内炎症、眼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玻璃体手术,同时具有很高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水平。
常青大夫
职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从事专业年数:中华眼科学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眼科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眼科大查房》等编委。从事眼科专业25年,现为复旦医院眼科玻璃体视网膜科主任。
专业特色:擅长眼科疾病的诊断和内外科治疗,尤其专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眼内感染、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老年黄斑变性,机械性眼外伤等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青光眼及视神经疾病
本学科由袁守隅、嵇训传等著名教授创建。年组建国内第一家青光眼研究室及青光眼专科门诊,首次系统提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期(60年代)、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规律(80年代),成为业界公认的疾病分期标准并沿用至今;年受眼科顶级期刊ProgressinRetinalandEyeResearch邀稿发表关于闭角型青光眼的长篇述评。率先提出24小时眼压波动对青光眼神经损害的影响以及平稳控制的重要性;率先开展外路小梁切开术、减压阀植入术、非穿透性小梁术、Ex-press植入术等多项新手术;率先将OCT检测Schlemm管和OCT血管成像技术用于青光眼临床;年建立国内首家青光眼患者俱乐部,该创新模式不仅向青光眼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患交流平台,同时促进了青光眼知识的科普、患者的心理支持和青光眼疾病的早期筛查、防治与保健等,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孙兴怀大夫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特色:主要从事青光眼及相关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具有处理各类复杂性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丰富经验。担任复旦大医院眼科青光眼与视神经疾病学科主任,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眼科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眼科医师协会会长。
陈君毅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导师
专业特色:全国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青光眼学组副组长,医院青光眼及视神经疾病学组副主任。长期从事眼科临床诊疗工作及相关基础、临床研究。专业特长为各类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特别是各类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各类青光眼的激光治疗。
耳科中心
耳科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听觉医学临床和科研中心,中心依托于我院耳鼻喉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上海市听觉医学领先学科,下设包括听觉言语疾病科、耳神经颅底外科、耳显微外科、耳内镜外科和耳内科五个亚学科,拥有设备先进、诊断水平一流的前庭功能室、临床听力室、面神经功能评估平台和听觉言语康复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李华伟教授担任耳科中心主任,团队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多名新世纪人才,其中教授兼主任医师5人,博士生导师6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6人,神经外科专家1人。
王正敏大夫
职称:教授学术兼职/从事专业年数:中国科学院院士,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肿瘤显微外科、人工耳蜗医学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大大提高了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使我国在该领域位居国际先进行列。获科技进步奖国家级3项和省部级奖、教学奖和专利多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医德楷模、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市劳模等荣誉称号。任职多个国内外著名学术团体。
专业特色:在现代耳科作出突出贡献,大大提高聋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
李华伟大夫
职称:教授学术兼职/从事专业年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耳鼻喉科研究院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上海市领军人才。致力于耳聋、耳鸣、眩晕以及面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耳炎、听骨链畸形、耳硬化症的耳显微外科手术以及面神经疾病的外科治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业特色:擅长耳聋、眩晕、面瘫的诊治及人工耳蜗植入和听力重建手术。
鼻科
鼻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鼻科疾病诊疗中心,在鼻内镜和鼻颅底外科的手术治疗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鼻科主任为余洪猛主任医师。鼻科设鼻颅底外科、鼻变态反应科及中西医结合鼻科等亚学科。学科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东方学者和上海市启明星人才等组成的优秀专家团队,现有教授/主任医师6人,研究员1人,博导6人,副主任医师6人,神经外科专家1人。承担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卫计委等的大量研究课题。学科在总院现有床位30张,拥有超高清鼻内镜手术成像系统、颅底导航系统、外科多普勒系统、神经监护仪、高级气钻等高新仪器设备,对鼻窦炎、鼻息肉、鼻腔和鼻窦良恶性肿瘤、慢性泪囊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垂体瘤、脊索瘤等鼻眼和鼻颅相关疾病开展各种精准手术,年手术量余例,水平和规模稳居全国之首。对鼻-颅底肿瘤通过优化鼻内镜下鼻-颅联合手术进路、应用导航系统、术中血管和神经监护、颅底区修复等技术,改进手术安全保障措施以彻底切除肿瘤,在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嗅神经母细胞瘤、巨大垂体瘤、脊索瘤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和嗅觉障碍等鼻科常见病,通过药物、免疫和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形成了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张重华大夫
职称:终身教授
专业特色:行医崇尚“精诚兼备、医德为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嗅觉障碍、喉性顽咳、声带白斑以及郁症等本科疑难病症。
王德辉大夫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学术兼职/从事专业年数:现任复旦大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鼻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耳鼻咽喉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鼻科学组组长,中国医促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会长、颅底外科分会副会长。临床上主攻鼻颅底外科,对鼻腔鼻窦及鼻颅底肿瘤的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发表SCI论文80余篇。多次获中华医学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和上海市科研成果等奖项。专业特色:对鼻腔鼻窦及鼻颅底肿瘤的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约不上?不用怕!
足不出户预约“医院”权威专家
上门取医保卡、排队挂号.....通通搞定!
报名咨询方式
悦惠贵宾可以直接联系您的客户经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f/8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