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百家访谈创建特色科室,加强医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庐山路90号,医院转型而来,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医保定点机构,是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康复等服务的非营利性综合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现有建筑面积余平方米,服务范围覆盖南苑街道辖区内12个社区,服务人口约9.59万人。中心下设虹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园家庭医生工作室、机关医务室、机关健康小屋,实行中心与站(点)一体化管理。中心现有职工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9人。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全科诊室、妇保科、儿保科、五官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预防接种门诊、检验科及公共卫生科、输液室等科室,设置康复病床59张。配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彩色B超、GE数字化摄影系统(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等先进诊疗设备。中心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教学实践基地”“医院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对此,中国全科医学网特别采访了中心主任顾寒寒。

01

积极创建特色科室

引领中心发展

近几年,中心特别注重特色科室的建设工作,针灸科、康复医学科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年康复医学科成功创建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上级重视,政策扶持,中心积极鼓励支持。

区卫健委高度重视特色科室建设工作,出台对重点学科及特色科室的奖励措施,并在医联体项目及设备采购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中心制定《特色科室规划建设方案》,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由中心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医教科及骨干人才参与。

中心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工作亮点多。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心取得了一些荣誉,现为“江苏省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同时,中心鼓励特色科室创建,目前有市级特色科室2个、省级特色科室1个,亮点突出。

引进人才,加大投入,绩效鼓励。

近两年来中心高度重视特色科室建设,在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

1

设备购置

年投资多万元购置新的康复、理疗设备;投资50多万元进行胃镜室的改造及诊疗设备的购置,并增加了C13、C14检测项目。年投入多万元用于康复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投入.5万元购置目前南京市最先进的内镜系统,并配备内镜清洗消毒设备。

2

人才引进

通过编制、待遇等条件,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年先后引进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中医研究生1名。

3

鼓励措施

对于积极参与特色科室创建并表现突出的,在评优评先、职称聘任、骨干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

绩效考核

中心制定了针对特色科室的绩效考核的激励政策,对积极参加特色科室建设的医务人员,在绩效考核时予以倾斜。

通过特色科室的创建,可以培养科室人员积极性,促进科室内部团结协作,形成合力。通过创建以及向特色科室倾斜的分配制度,增加优秀人才外出学习的机会,主动及时解决各种困难,极大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让更多科室愿意加强科室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激发中心运行活力,营造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创建特色科室的意义和好处,使全院职工积极自觉投身到创建工作中去,医院整体服务能力。02

加强医联体合作

推动中心各方面协同发展

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联体合作建设,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目标,中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自年底开始,建邺区卫健委推出创新举措,进行医联体项目化管理的试点工作。中心积极参与,与医院消化科共建“以HP相关上消化道疾病为特色的消化专科”医联体项目,与医院眼科共建“以眼底疾病筛查及防治为特色的社区眼科专科”医联体项目,与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共建“脑卒中全程管理”的医联体项目。通过“脑卒中全程管理”医联体项目,医院康复科和神经内科的密切联系,优化了双向转诊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医院的技术支持下,团队总体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医院专家定期前来坐诊、讲座、查房、带教,提高中心医护技诊治能力,中心有计划地安排专业人员到医院进行专科进修,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通过与医院消化科共建“以HP相关上消化道疾病为特色的消化专科”医联体项目,重点打造中心消化专科,派出医院消化科及内镜室进修学习,专家手把手带教,提升医护人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医院消化科专家参与中心社区义诊、社区居民讲座的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年中心消化科成为医院消化专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孵化基地”。年11月建邺区卫健委组织了第二批医联体项目的申报,中医院合作共同申报了“慢性鼻病的筛查与防治”的医联体项目。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辅助检查的诊疗质量,依托当地卫生信息化整体项目的建设,医院开展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平台系统和区域LIS系统的互联互通,将中心检查数据传输至医院和医院,医院专家进行指导和诊断,提高辅助检查的准确性,提升诊疗质量。03

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增强居民获得感

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做到“工作规范精准”。

中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工作计划、方案、工作流程、约定服务内容。统一订制《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手册》,规范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明确服务要求,并公示团队成员、联系电话、服务范围。

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专家组,同时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做到“医疗服务精准”。

01

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组建以南苑街道各社区为服务范围、以全科医生为团队长,护理、医技人员合理配置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个。1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包干,全面而积极有效地开展签约服务工作。

02

同时组建以中心高年资业务骨干、医联体下沉相关科室业务主任、专科医生为主的家庭医生服务专家组,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专家组成员及时跟进,帮助解决问题。

03

中心已与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医院的技术优势进一步为家庭医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提供会诊、预约等个性化医疗服务。并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04

定期对家庭签约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医生业务水平,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中心“建邺区十佳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健康服务

医联体专家社区广场活动

严格管理,强化考核,做到“绩效考核精准”。

01

中心制定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绩效考核办法,坚持规范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注重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的服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医务人员服务工作有良性的互动。

02

定期对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质量采取电话回访、面访等满意度调查,保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确保精准服务到位,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03

按照签约数量,个性化签约比例、服务效能和满意度,对家庭医生严格进行绩效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津贴,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在职称评聘、进修学习、评选先进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从而有效激发家庭医生的服务动力。

做好服务,落实工作,做到“服务精准”。

1

主动上门,服务“零距离”。

中心成立的1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变“坐堂医生"为“叩门医生"。管好重点慢性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对其进行重点管理,采用社区、门诊、上门等多种随访形式,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督促规范用药,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根据辨识结果对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进行多方位的健康宣教。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从预防入手。

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服务

2

互联网+护理预约服务,上门问医送药。

家庭医生根据居民服务需求,提供上门换药、导尿、置胃管、代开药等个性化医疗服务。

3

畅通渠道,服务“零障碍”。

家庭医生灵活采用各种沟通渠道,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f/82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