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时医课ldquo隔空rdqu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消减延迟开学带来的影响,保障线上学习不“掉线”,承担着余名学生教育教医院在接到学院的相关工作部署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教学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制定了《医院学生、学员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草案)》,尝试“互联网+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各教研室教学秘书、授课教师进行培训,紧急筹备“空中课堂”,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前,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和五官科等专业陆续开展了网络教学。

时间紧,任务重,考虑到临床抗“疫”任务艰巨,很多承担授课任务的教师都请战加入了抗“疫”一线,为了减少一线教师的负担,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网络授课的准备工作,教学管理中心副主任董鑫主动请缨,由她将所有涉及到的网络课程资源先行学习,然后统一将培训重点、难点讲授给各位教师,为抗战在一线的教师们节省宝贵时间。此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看完所有的网课,熟知模拟建课流程,并总结出关键环节得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是为了与时间赛跑的教师们,为了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她毫不犹豫,连续多日,她一直工作在电脑旁,优选课程,完成注册、模拟建课、流程规划……然后进行归纳总结,编写流程图,并对电子讲稿、教学大纲、教案、PPT等内容统一做了规范和要求,并制定出快速易懂的培训内容由她教给各位老师。看电脑时间久了,眼睛花了,颈椎麻了,她就闭上眼睛,趴在桌上短暂休息继续干。边培训边讲解话说多了,嗓子哑了,舌头起泡了,她就含着含片继续培训。就是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们尽快掌握了网络教学操作流程,熟练各类软件操作,熟悉线上教学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学院的网络培训要求,建课工作走到了各个学院的前列。副主任于泉老师创新思维,超前工作,利用网络平台,首次开讲,同学们积极打卡学习,空中课堂我们迈出了第一步,得到了学院的好评。张晶老师认真组织大五同学进行网络综合考试,多次考试成医院榜首。

线上教学对所有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操作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都克服了一切困难,努力完成建课任务。耳鼻喉科的张丽娟老师刚刚做完手术,身体还在恢复中,接到教学任务,她二话没说开始备课件,家里没有电脑就到朋友家借,身体不适了就歇一会再继续;眼科的傅宏老师与教秘反复沟通学习,共享平台上的资料不全,她自己在网上一找就是大半夜,只为了把更好的呈现给学生们;妇产科教研室的周学武主任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无论发送什么通知,他都第一个回复,第一时间落实。消化内科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很多医生都上了抗疫一线,夏庆老师为了减轻同事的工作量,先学习,先建课,做好建课领路人。血液科及内分泌科因疫情需要,科室紧急搬家腾出病房给发热病房,他们一边搬家,一边保证临床工作,还要利用个人时间完成网络建课,可即便这么忙,没有一个人讲条件,打“退堂鼓”。风湿科的杨丽老师,每天要保证门诊,她还要承担哈医和齐医两所学院的建课任务。心胸外科刘大勇老师和爱人李剑老师,这对“夫妻档”不仅是科室的医疗骨干而且是各自教研室的教学秘书,抗疫以来,李剑第一时间进入了抗疫一线——发热病房,刘大勇白天忙于临床工作,下班后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他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制作一份“精神大餐”。普外一科倪世宇老师,因本次疫情,坚守工作岗位,连续多日未能和家人团聚,因工作需隔离,他就在隔离中完成了网络建课。急诊科李和永主任和ICU的张桂霞主任,他们在隔离区工作无法接听电话,但只要从一线下来,他们看到留言,就会第一时间做好建课工作的安排。最让人感动的是乳腺外科副主任宋文卿请缨进入发热门诊工作,在隔离区里一工作就是14天,利用下夜班的时间在隔离区里完成了课件整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他们既要与生命赛跑,还要完成教书育人,他们完美诠释了“拼搏、创新、发展、关爱”的龙医精神,更让我们看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

附属五院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面对疫情,心系学子,他(她)们尽心尽力、默默耕耘,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和教育教学前线,“隔空”授课,“学不间断”,爱不打折,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春天终会到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f/84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