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访谈寸笔育桃李,德高树栋梁

寸笔育桃李,德高树栋梁

杨雄有云:“务学不如务求师。”老师的教导是我们走向成熟与成功不可缺少的指南针。带着求知、求学的心情,小郎中采访到了吴建林老师。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和对中医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小郎中,小郎中对采访内容稍加整理,也希望能使同学们有所收获。

吴建林

男,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主持中华医学会教学改革课题1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省科技厅科研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年作为教育部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之一,到四川大学进修《流行病学》,并进行了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预防的相关科研工作。

登山小鲁,高明远识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讲:“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老师做过很多关于医案和中医文献整理的研究,老师说医案是中医文化传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它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中医基本的思维方法,还能够指导临床,提供治疗思路和实用方剂。如果我们现阶段知识积累的还不够,可以等到知识结构较为完善的时候再看,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收获。老师做过大量的有关中风病的研究,不只是为了完成课题,更是为了发挥好中医预防治疗的特点,减少疾病的发生。老师说:“中医讲究‘治未病’,如果可以发挥好中医的优势,不仅可以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而且可以为病人降低损失,减轻痛苦。”国家现在也在对这一方面进行支持,要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做好疾病一二级预防,降低突发性心脑血管及其他疾病的发病概率,这是中医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医在与西医对比和竞争中的优势。

中西互通,传承为本

浩浩华夏,源远流长。老师说,中医学习中,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理论都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来帮助建立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中医发展历史悠久,近代以来却受到西医的冲击,当我们与老师谈到这个问题时,老师向我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认为西医的基础是解剖,中医讲究整体观,但中西医对比各有各的优势。尤其是在现在的形势下,我们不可能只学习中医,西医也要学好,因为现在基本的医疗环境还是以西医为主。而且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受西方影响更大,因此更容易接受西医这种直截了当的技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我们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中西医的交融汇通更好地把中医传承下去。

教学相长,源远流长

我们了解到老师主持了一项中华医学会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是PBL教学法在传统型中医(七年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因此向老师询问了这项调查的情况,老师告诉我们PBL学习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教师讲授。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就是以老师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提倡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独立思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老师也提到,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只有同学们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地进入课堂,老师在向同学们教授中基抽象的思维时,喜欢用具体的物象特点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同学们上老师的课总是能有很大的收获。

聚沙成洲,道远知骥

老师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张珍玉名老中医工作室、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迟华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的相关工作,谈及名老中医们刻苦努力的精神和端正认真的态度,老师感慨不已,老师说,他们之所以成为名老中医,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心好学,更是因为有着极好的学习态度。中医学习没有捷径可寻,作为一名中医学生,我们要有勤恳踏实、孜孜不倦的精神来学习和思考。既然选择了中医,就要去认可它,理解它,并把它作为毕生事业的追求,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中体会中医的优势和价值,为着成为技艺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而努力,是老师对我们后辈的深切叮嘱和期望,更是我们中医人始终坚持和追求的目标。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最后,我们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导,也衷心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老师寄语

拥有聪明的头脑,善于把握机会;

拥有开阔的眼界,敢于走出去,寻找更高的平台;

拥有合作的智慧,团队共同努力,发扬创新精神。

中医学院新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文字来源: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编辑:牟玉枫

技术:李雪琦

主编:李经蕾









































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s/744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