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疾病的艾灸治疗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变细的一种病理学改变。多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此病属中医“青盲”范畴,外观良好,但视力日渐减退,终致失明。可从中医“视瞻昏渺”“高风雀青”“绿风内障”“青风内障”“暴盲”等证演变而成。也有由于脑海病变、目系受累所致。虚证常为肝肾不足,心阴亏损,脾肾阴虚所致;实证多为肝郁气滞,血瘀脉络,目系失养所致。

[常用艾灸处方]

①翳明、光明、合谷;

②肝俞、肾俞;

③丝竹空、攒竹。

翳明:在项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后1寸。

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攒竹:在面部,当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光明: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专家提示

●研究发现,采用热补手法促进气至病所者,疗效较为满意,故温热性的艾灸应该是适合本疾病的。

●本病应该注意科学的用眼和讲究用眼卫生,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应注意眼睛的休息,不可过度的疲劳。可以经常自我按摩丝竹空、攒竹等穴。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具体艾灸方法]

①翳明:艾条悬灸,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也可灸到局部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②光明:艾条悬灸,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也可灸到局部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③合谷:艾条悬灸,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也可灸到局部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④肝俞:每日施艾炷灸1次,每次3~5壮,也可以用艾条悬起灸法,每次10~30分钟,每日1次。也可灸到局部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⑤肾俞:每日施艾炷灸1次,每次3~5壮,也可以用艾条悬起灸法,每次10~30分钟,每日1次。也可灸到局部症状减轻或者消失,或以皮肤潮红为度。

⑥丝竹空:艾条悬灸,3~5分钟为宜,温度不宜过度。注意不可离眼球太近。由于是面部,一般不采用直接灸。

⑦攒竹:艾条悬艾,3~5分钟为宜,温度不宜过度。注意不可离眼球太近。由于是面部,一般不采用直接灸。

扫描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s/79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