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昨日上海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近

昨天(8月18日)傍晚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8月18日,医院报告1名工作人员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轻型)病例,已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市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启动,市、区相关部门及时开展工作,组成联合流调专家队伍,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追踪、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病例为医院工作人员,女性,25岁。在沪居住地为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仓丰路号有庐公寓。该病例已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此前自8月2日以来,医院组织的每3天一次的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例14天内未离沪,除工作场所与居住地外,到访过公寓楼下尚品优鲜超市、公寓楼下阿兵水果店、外婆家(新理想广场店)等场所。目前上述场所已进行封闭管理、终末消毒。另据调查,其曾因眼疾医院就诊。

截至8月18日18时,已排查到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0人,均在本市,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密接的密接66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名筛查对象,并完成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已对病例相关场所的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已检测份样本,结果均为阴性。

医院于8月18日起暂停门急诊,实行闭环管理。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防控办研究决定,将松江区永丰街道仓丰路号(有庐公寓)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均为低风险。

本市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加强疫情防控全链条闭环管理。

一是加强来沪返沪人员管理。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二是加强重点场所人员查验。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客运场(站),以及居村委、单位、学校、宾馆等场所加强对来沪返沪人员的体温测量和健康码查验。

三是加强新冠疫苗接种。积极、稳妥、有序推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8月17日,全市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72万人,累计接种.55万剂次(其中15-17岁人群已累计接种12.36万剂次)。

四是加强院感防控。强化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措施落实,加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每日健康监测和例行核酸筛查,严格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规范工作流程,做好医疗机构重点场所、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

五是加强个人防护。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本地病例,建议市民非必要不离沪,近期暂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还是要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请市民继续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热点问答——病例最近两周未离沪,疾控部门正抓紧开展基因测序Q文汇报:医院工作人员?她和国内其他地区疫情有没有关联?在院患者后续治疗能不能保障?A

邬惊雷: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病例最近两周没有离开过本市。根据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暂时没有发现这个病例和国内其他地方疫情存在关联,疾控部门正在抓紧开展基因测序。

这名工医院工作人员,她的检测发现异常以后,市、区两级联防联控机制快速响应,医院暂停日常门急诊医疗服务,对门急诊、住院区域实行闭环管理。医院按照闭环管理的要求,在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基础措施上,以科室为单位,由科主任、护士长任双组长,组织好专家力量和医护人员的力量,做好日常查房、病例讨论和必要治疗,为住院患者提供各项医疗服务。同时对在院患者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医疗风险排查,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确保医疗的质量和安全。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专职心理医生团队,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同时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实施发热日报告制度,做好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Q

东方网:松江区目前有一个区域被划为中风险地区,除了排查,松江区还开展了哪些工作?松江区居民日常生活如何保障?

A

顾洁燕:收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报告后,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们迅速行动、落实措施,对中风险地区制定了严格的管控方案,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在专家指导下科学制定措施。我们第一时间全面排摸该病例的工作场所、居住场所、行动轨迹、家庭成员关系等具体情况,对涉及的场所进行严密管控。该区域内共有人,其中市场内人员人,公寓居住人员人。

二是立即对管控区域实行闭环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措施,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实施终末消毒。

三是对实行管控区域的居民进行为期14天的健康监测,要求每天两次向小区管理人员报告体温和健康状况。严格实施发热日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由转送到定点医疗机构排查和诊治。健康监测的当天、第2天、第7天、第14天各做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四是做好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成立生活保障小组,派相关街道行政负责人进驻现场指挥调度,对封闭管理区域居民的生活物资、医疗保障以及应急维修等日常需求,落实专人做好联系服务和关心帮助工作。

如果“大白”来找你,要配合流调工作,如实提供信息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排查工作涉及到不少场所,居民看到穿成“大白”模样的工作人员可能有点紧张,对当前如何做好防护能不能提一些建议?

A

吴凡:大家看到穿成“大白”的医务人员第一反应会很紧张,觉得是不是周边有确诊病例了,其实不一定。不是有确诊病例才会穿成这样,我们对于参与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如何防护有基本的工作规范。

有几种情况下,市民都可以看到“大白”:一种情况是在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时候,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对人员进行排查,这时你可以看到“大白”;第二种情况是有时候发现确诊病例,在排查其密接、密接的密接时,我们也要求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第三种情况就是工作人员在做环境采样以及环境终末消毒时,也要求他们有规范的防护。

大家一定要记住,当你看到“大白”在工作的时候,不一定是有确诊病例。“大白”出现时身着全身防护服,佩戴口罩,穿袖套,以及佩戴护目镜。这是对工作人员基本防护规范要求的。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发布。

在这里也提醒市民朋友,如果“大白”来找你核实信息,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如实、详尽回忆,告知你自己的行程包括接触的范围、社会的交往等等信息,如果刻意隐瞒不仅对个人、对整个区域乃至城市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最近相关城市已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故意隐瞒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会被追究个人刑事责任,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配合流调工作,如实提供信息。

至于市民要怎么防护,刚才邬惊雷主任也介绍了,去年我们有非常好的综合防护措施,就是“三件套”“五还要”,实践下来是非常管用的。就是坚持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同时大家也要记住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经常开。希望市民朋友在最近这段时间,没有必要的话尽量不离沪,同时不要去境外或者国内的一些中高风险地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大型聚会还是尽量不要参加,如果必须的话,大家也记住口罩和社交距离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一定要谨记。

最后我也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提醒大家,在季节转换的时候,一些体弱的朋友非常容易出现着凉、咳嗽、发烧等症状,大家可能会觉得往年也有这样的情况,过两天再去看病或者自己买点药吃一下。希望大家千万不要这么做,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第一时间做好防护,去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检测。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你个人的健康负责任,也是对你的家人、你身边的同事朋友,乃至所有的上海市民负责任。

另外,希望还没有接种疫苗的市民朋友能够尽快去接种疫苗,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赶紧预约。从目前全世界范围来看,新冠疫苗对于降低病毒的传播、减少重症、降低病死率是非常有效的。有些朋友没有接种可能是因为身体不好,但其实没有关系,绝大部分的人在慢性疾病稳定的时候都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到底能不能接种,去了接种点之后,医生会进行详细询问,同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希望市民朋友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医院三个院区均已暂停门急诊,已核酸检测人员、环境样本均为阴性

Q

新闻晨报:确诊病例到过医院,现在医院排查情况如何?

A邬惊雷:该确诊病例曾因眼疾到复旦大医院就诊。根据国家和本市防控要求,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汾阳院区、宝庆院区、浦江院区三个院区均已暂停日常门急诊医疗服务,完成院区内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杀。同时落实院区人员的网格化管理,第一时间对包括医务人员、在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第三方工勤人员等人群进行全员核酸筛查。截至8月18日18点,已检测4人,核酸检测为阴性,环境采样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资料来源:上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ys/84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