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也是一种疾病,尤其是高度近视会带来眼球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从而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没有近视的预防近视,已经近视的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近视度数的加深,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认识眼球结构认识眼球——一架精密的照相机
眼球发育概况
快速发育期:出生~3岁;眼轴16mm~19.5mm(呈远视状态)
慢性发育期:3岁~8岁;眼轴19.5mm~23mm
视力标准
1岁:0.2~0.25
2~3岁:0.5~0.6(4.7~4.8)
4岁~5岁:0.6~0.8(4.8~4.9)
6岁~8岁以上:0.8~1.0以上(4.9~5.0)
达不到以上最低标准就表示可能存在屈光不正
只有当物像正好落在“胶卷”上才能看清物体
相同角膜曲率下的不同眼轴长度表现出的屈光不正状态
什么是近视?
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6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视远模糊视近清楚
为何会近视?
遗传因素
研究认为高度近视眼的双亲家庭,下一代近视的发病率较高,近视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遗传倾向就不很明显。
环境因素
(1)过多的近距离用眼:看书、玩电脑、玩手机、IPAD
(2)不好的视觉环境:光线过强或过暗、颠簸环境阅读
(3)不良的用眼习惯:写字姿势不正确、阅读距离太近
(4)过少的户外运动
疾病因素
(1)马凡氏综合症
(2)圆锥角膜
近视成因
眼轴拉长是近视眼发展的主要原因
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增加度
眼轴过长——轴性近视,占90%
角膜过陡——曲率性近视
屈光介质指数太高——屈光指数性近视
晶状体调节能力过强——假性近视(调节完全麻痹时验光却为正视或远视)
怎么预防近视?
为何会近视?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选择年龄:3-12岁
检查项目:半年一次散瞳验光准确的眼轴测量
选择地点:专业医疗行为主觉与他觉验光有综合验光仪医学验光
保管资料:电脑信息化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意义
发现异常发育(远视太少,眼轴偏长)及时进行干预
在远视阶段是可以干预和预防的,而真性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
通过干预后可延缓近视的形成,做到真正预防近视
能够及时发现屈光异常、斜弱视及早采取措施
能够及时发现婴幼儿是否有眼睛疾患
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孩子眼睛和身体接触的太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效地抑制眼球的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其次,户外运动时光照强度高,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从而增加视物清晰度,延缓近视发展。
正确
一尺,一拳,一寸
近距离用眼每隔40分钟休息10分钟
怎么控制近视?
为何会近视?
从病因控制入手
调节滞后
近处物体对眼睛有一定量的调节刺激,眼睛动用自身调节使视网膜后的像聚焦于视网膜上,但如果眼睛不能提供足够的调节,调节反应小于调节刺激,此时出现调节滞后,物象处于远视离焦。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远视性离焦
眼球对焦生长:如果物像落在视网膜后,为了让焦点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楚物体,眼轴会延长,导致近视增长。远视性离焦是导致眼轴延长、近视增长的主要原因!
周边远视离焦现象
普通的框架眼镜解决了近视眼的视网膜中央离焦,但视网膜周边仍呈远视性离焦。
双眼视功能检查
基于验光基础上的高级眼功能检查
针对眼睛调节、聚散功能的十多项检查
对检查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
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可判断调节力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可采取训练手段改善调节问题,解除近视度数增长诱因
近视后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可提供客观数据,分析近视发生的原因、预测近视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对症配镜
(转载仅为分享,如有侵权还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7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