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左卡尼汀(相较于安慰剂或对照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效应。
方法
对13项对照试验(N=)进行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以评估左卡尼汀(相较于安慰剂或对照药)对死亡率、室性心律失常(VAs)、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再梗塞的效应。年5月1日至年8月31日搜索了OvidMEDLINE、PubMed和ExcerptaMedica(Embase)数据库,从而鉴定出这些试验。
结果
与安慰剂或对照药相比,左卡尼汀使全因死亡率显著下降27%(死亡机会比率,0.73;95%CI,0.54-0.99;P=0.05;危险比率[RR],0.78;95%CI,0.60-1.00;P=0.05),使VAs发生高度显著的下降(65%)(RR,0.35;95%CI,0.21-0.58;P0.),使心绞痛的发病显著下降40%(RR,0.60;95%CI,0.50-0.72;P0.0),而心力衰竭(RR,0.85;95%CI,0.67-1.09;P=0.21)或心肌再梗塞(RR,0.78;95%CI,0.41-1.48;P=0.45)的发病无下降。
结论
与安慰剂或对照药相比,左卡尼汀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下降27%,VAs下降65%,心绞痛症状下降40%。该药物廉价、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尽管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BBs)、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ω-3脂肪酸和心脏康复[1],明显改善了临床结果,但是ACS后的心血管(CV)不良事件的发生仍然十分频繁。一种有望改善心脏健康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左卡尼汀改善游离脂肪酸水平和葡萄糖氧化[2]。着眼于心脏代谢途径,使用左卡尼汀是改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策略。
左卡尼汀,一种季胺,在心肌的能量产生中起重要作用,且被报道转运游离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因此增加了心脏内氧化代谢的优质底物[2]。另外,有文献报道左卡尼汀预防缺血导致的脂肪酸酯蓄积,后者可导致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VAs)[2,3]。缺血过程中心肌卡尼汀水平急剧下降,外源性补充左卡尼汀弥补了衰竭的心肌卡尼汀水平,改善了心肌代谢和左心室(LV)功能[4-7]。此外,对4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使用左卡尼汀后AMI的第一年内LV扩张明显下降[8]。事实上,AMI后预防LV扩张和保护心脏功能在临床上是重要的,因为LV扩张是发展为心力衰竭(HF)和死亡的重要预警[9]。
因此,我们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价了左卡尼汀(相较于安慰剂或对照药)对AMI患者的效应。
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
查看完整文献。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7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