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
一、法租界的味道
上海的精致生活一大方面体现在“吃”,作为爱吃的设计狗,尤其不会放过隐秘在徐汇法租界老洋房里的各式美食,下面就跟我走进这个逛吃,观赏精致老建筑的过程吧。
地铁常熟路站4号出口旁的一栋老房子。
2.宝庆路:虽仅长余米,却连通衡山路、常熟路两大干道,又与淮海路相交,可谓交通要冲。年由法租界当局越界修筑,初名“宝建路”,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Pottier名字命名。年,汪伪政府“收回”租界后,以发音相近的湖南地名宝庆(今称邵阳)改路名为今名。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宝庆路9弄,法式洋房。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宝庆路9弄5号花园住宅(民国)湖南街道。
上图宝庆路东侧爱美高大厦到复兴中路仅3号和9弄二处房子,大花园占了很大面积。
宝庆路沿街店铺
3.十号名邸:一家有高级餐厅的酒店,位于一栋十八世纪欧陆古典风格的独栋洋房内,酒店位于市中心的原法租界区内的宝庆路上,繁华的淮海路商圈与衡山路酒吧街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利,地铁1、7、10号线均可轻松到达。
餐厅:在3楼和4楼仅11间私密包房,由创意品牌大师KenKoo悉心打造,以怀旧的老上海风情为主,充满历史沉淀之感,宴请中彰显文化品位。必点菜式:“鸡油花雕蒸鲥鱼”,“野生水晶河虾仁”,“越式顶级肋眼皇”。
酒店:不同于高楼林立、人满为患的国际大都市印象,酒店位于原法租界核心区,附近有太多值得逛得小店、值得压的马路、值得品味的老宅、值得留影的小景。周围建筑大都保持原有的老上海风貌、年老的法国梧桐、古朴的砖瓦巷子、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传统与国际的融合在这里被完美诠释。酒店也以老上海复古风格装修为主,与附近环境、人文历史交相辉映。酒店临医院、美、法、奥地利等总领事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淮海路、静安寺商业区,方便去往火车站、机场,周围商铺林立,交通便捷,闹中取静,环境优美!
4.桃江路上的老房子
桃江路:法租界时候名为恩利和路(RiviereRoute),解放后改名为靖江路,文革期间改为现名。
桃江路25号:现为老麦咖啡(Cottagecafe),被称为法租界十大小资咖啡馆第五名。在一栋德国折中式花园洋房,最早为德国驻沪领事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分配给前中科院奠基人之一的周仁夫妇的居住地。
5.林荫大道衡山路
6.东平路9号:
现为一家顶级西班牙餐厅-新藏珑坊餐厅(LACOCINA)byLapisLazuli
原为LAPISLAZULI(意为青金石),一家意大利料理餐厅。
餐厅的地址位于上海东平路9号,它也是蒋介石故居的一部分。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宋子文在东平路9号买下这座英式花园别墅,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年蒋介石在南京执政,经常来上海,这是蒋介石的行宫,提名为爱庐。而新藏珑坊餐厅的地址和“爱庐”相邻,它是当时蒋介石的伺卫长的居住地。
餐厅的所在地东平路这条街虽然很短,却有着它独特的味道。透过靠窗的吧台,可以看到的古老街景。
今天的藏珑坊室内设计部分还是由集团的执行董事魏子渊先生和旗下的LAPIS设计公司倾力操刀,不再是原来的中式暗沉的调子,而是完美融合了传统和摩登的理念,沿袭了当下最流行的现代风和40年代西班牙特有的时代潮流气息。
LAPIS设计公司在空间上做了完美的分割。这是三楼的正餐区域,以做旧的西班牙风格的门饰为隔断,舒适而具有设计感的桌椅,整个餐厅用了充满暖意的橘红色,充分体现的西班牙人的热情气质。
二楼的休闲用餐区沿袭了原先的中式情节,浪漫而幽静,它也是黎明和王菲主演的电影《大城小事》的拍摄地。在这个楼层主要提供西班牙的小食TAPAS。
餐厅的一楼就是上海唯一的可以提供西班牙经典小食的酒吧PINCHOSBAR。
PINCHOS是西班牙语,是一种只在酒吧里供应的小食,源自西班牙北方。PINCHOS这种小食具有非常强的社交成分。在西班牙,通常是和亲朋好友在酒吧约会时所吃的小食。Pinchos通常的原料是鱼、海鲜、肉类和玉米粉圆饼。牙签是用来固定这些原料的。PINCHOS和TAPIS主要不同在于,PINCHOS总是使用有穗花的串肉扦或牙签来固定食物,通常还会夹杂一小块面包片来同时食用。而TAPAS则是要动用刀叉才能品尝到的。TAPAS应该算是比较正式的前菜了。而PINCHOS的绝佳搭配应该是白葡萄酒和啤酒。
餐厅的后花园还藏着这样一个下午茶的好去处,藏珑坊的两人下午茶,完全融合了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甜品精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中海甜食大杂烩。他们包含了塞拉诺火腿配蜜瓜、酥炸鱿鱼、焦糖布丁、巧克力慕斯、意式奶冻配百香果酱和红酒蜜桃。入夜时分,这个后花园摇身一变,又可以重新成为正餐聚会的绝佳场所了。
餐厅主厨是来自西班牙北部毕尔巴鄂的KikeGarcia,他曾周游列国,不断地向当地人学习,又凭着对美食的热诚和执着,以及多年积累的丰富烹饪经验,为食客们带来正宗的西班牙美食,和无与伦比的摩登创意料理。正宗的西班牙料理怎能少了TAPAS呢!
TAPAS是西班牙语,它的原意是酒杯上的盖子,酒徒们在盖子上放上小食来下酒,久而久之,TAPAS就渐渐成为当地一切下酒小菜的总称了。在西班牙料理中,Tapas通常是指前菜或者小食,也可以点许多不同的TAPAS来代替一顿正餐。
这个TAPAS大拼盘融合了白葡萄酒酱配青口贝、辣味蛋黄酱烤中翅、盐烤大虾和西班牙火腿蜜瓜,好个丰盛的前菜。一定要搭配是西班牙顶顶著名的起泡桑格利亚酒SPANISHCAVASANGRIA。此外,还有红白葡萄酒桑格利亚REDWINE/WHITEWINESANGRIA可供选择。
7.东平路6号
GreenSafe第一次是朋友带我来,说这家的石材比较健康,比如无激素牛排,有机蔬菜等等。一楼是有机超市,老式市场的木头箱子从室外贯穿到室内,满是温情,用餐完,可以把有机食材买回家自己烹饪。二楼是有机西餐,一楼有室外沿街的座位,夏日里约三五好友,来这里喝喝啤酒,啃啃牛排是不错的选择。
街道旁的户外部分,老箱子装满了当季新鲜蔬菜。有机蔬菜种植的成本是洒农药的农作物的几倍,何况在上海要开一间像这样将近平米的有机商店+餐厅,实属不易。
餐厅是一个用钢结构装配起来的二层小楼,就从建筑本身来说,都体现了绿色节能的理念。餐厅的装饰也别具一格,钢梁和柱子用白色油漆包裹,显得干净明亮,配合冷色调木元素的承托,显得温暖而具有格调。
餐厅二层的屋顶是典型的轻钢房屋的坡屋顶做法,矮梁和细长檩条,加上屋面部分开始的采光玻璃,使得二楼空间显得更为宽敞,在这里就餐不由自主的会有好胃口。
88元的无激素牛排,份量很足,没有多余的佐料,散发着牛肉本身的味道,还有各式用有机蔬菜做成的沙拉和皮萨。
8.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9.东平路5号,是一栋砖混结构花园洋房,年建成,形体简洁,底层为三联券,二层为无联券柱式结构。前几年这栋洋房还是金色外立面的滴水湖湖南参观,现在则是重新改变外立面,同样改变成用碎鹅卵石铺装的外立面,与上音附中老洋房相似。下面的照片可以对比两种外立面的风格。
(引自他人博客)这栋老洋房二层还加建了一个玻璃阳光房。
10.汾阳路号
进入号院子的大门,左右两侧各是一栋老洋楼建筑,左侧为旧时白崇禧故居,广西临桂县人,回族,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辛亥革命时参加学生军,民国初年在南京人伍,后转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回广西任职。因富谋略,有“小诸葛”之称。20世纪20年代初,与李宗仁、黄绍竑合作,实现广西统一,加入国民党。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七军参谋长。北伐时任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入江、浙作战。年3月兵临上海,支持蒋介石“清共”,任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成为国民政府高级将领。抗战后期曾任军训部部长、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职。年到台湾,年在台北去世。
右侧现为宝莱纳餐厅
11.汾阳路沿街风景
沿街旧式老宅内楼梯间
沿街的乐器店,因为上海音乐学院也在汾阳路,所以这里乐器店家特别集中。
汾阳路弄堂内的别致小店,这家唱片小店里的老唱片大部分都绝迹了!
12.复兴中路号
法式独门独院建筑,现为荣城粤菜馆,有一个露天平台,可享受下午茶。
腾空在十字路口的天台,汾阳路与复兴中路交界的梧桐树下,有这样一片露天阳台下午茶空间。中西结合的三层点心架,还可以搭配些港式点心。虾饺皇超实在,每一个饺子里都包了整整4个大虾。黄金流沙包也是流氓包,一口咬下去衣服上都会沾光,要像吃小笼包那样慢慢吸。
13.汾阳花园花园
上海汾阳花园酒店邻近世纪贸易广场,上海歌剧院,闲庭信步之间便是上海繁华的商业中心——淮海路;地处幽静私密的汾阳路附近,与艺术殿堂上海音乐学院隔街相望。多平方米的草坪,繁华灿烂的花园,露天大阳伞,带给人以享受阳光自然的美好时光。
庭院一角的别墅源自名家之手,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沪上大名鼎鼎的奥匈建筑师邬达克操刀设计,典型的西班牙式建筑,建造于年,属于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红瓦黄墙、螺旋廊柱、水泥雕饰、铁花栅栏、老式壁炉,如今,一切修旧如旧,原汁原味,淡淡的老柚木香带着宾客回味老上海的经典历史。店内绚烂的水晶吊灯耀眼夺目,柔软的羊毛地毯低调华丽,流畅大气的设计、高贵典雅的氛围、豪华舒适的晒台房、洋味中用的菜肴……无处不体现着当今时代下的个性酒店元素。
来源:80建筑
====================================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7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