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表的医案是五官科医案专题的第二篇。本专题的医案发布顺序,不再以病种排布,而以大家伙意愿发布。所以大家有想看的医案,可以本文后留言。院长给大家安排。
这篇医案本来是想在下个月教师节的时候发表的,因为患者是一名人民教师。但有学生说想看耳鸣的医案,于是今天就先把此案发表出来,供大家讨论。等教师节时院长再发表几个治疗教师常见职业病的医案,以飨读者,以感恩人民教师对社会的贡献。这位患者是原大连市第八中学(省重点高中)的一名高三英语特级教师,常年带毕业班当班主任,常年辅导高中毕业生英语。在她的教学史上,曾出现过高考辽宁省理科状元、榜眼、探花同班同届的奇迹。她带的毕业班高考英语成绩的平均分均稳定在到分之间。年高考,辅导的一位学生,一模英语成绩还不及格,高考考到分的成绩。还是年,她辅导的一位女生,平时英语成绩分上下,高考结束出考场,姑娘能很淡定地跟她父亲说,没什么可以扣分的点,结果高考成绩。这位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毕业班英语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是我在医学上的引路人。中医人都会遇到若干个平台期,我已经历过三次。第一次通过学习《神农本草经》,编写《神农本草经汇笺》度过的,第二次是通过学习和注释《素问》、《灵枢》度过的。第三次度过平台期则是倚靠这位老师的教导。和老师认识是在门诊,几次门诊下来渐渐和老师熟识。了解到老师之前的教学成绩之后,我心生敬仰,于是向老师请教教学的诀窍。(其实当时我更想向老师请教突破目前学术困境的方法,但由于专业的不同,只能换一种问法。)老师似乎看到了我的困惑,回答得混沌而又清楚,简单而又严肃,声音缓和但很有穿透力:“用心。”只有两个字,但可谓是二字真言。我心头一颤,这两个字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诀窍,更是任何一般行业上进进取的办法。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我开始用心,用心读经,用心临床,用心思考。大约两年之后,再翻阅之前的病案,则宛如隔世。自从老师传授我这用心法门之后,每次老师来门诊,迎来送往我都以师长对待。有一次老师来门诊看肩周炎。肩周炎是比较好治的,一般两针就能治愈,不算特别虚的人基本能呆住。那天给老师是扎完针,在送老师下楼时,老师问我:“小董,耳鸣能治吗?”我:“能治,我看看脉。”于是在楼道里给老师简单把了下寸口脉,脉细尺沉。又问:“耳鸣声音不大,音调比较高是吗?”老师:“是”我:“能治,但恐怕要吃药。”老师:“行,只要能快好就行。”我:“哎,学生尽力。”于是回诊室开了方子:抓药的工夫,我跟老师说:“老师,我给您扎两针去。”老师:“好。”于是拿针,在诊所的前厅里,给老师扎了双太溪,双耳门。大概半个小时,药房那边抓好药,我给老师起针。起针之后,老师惊奇地讲:“呀,耳鸣好了。”我:“呆不住,等您到家可能又耳鸣了。您先吃药,下周来我再给您扎。”下周门诊时,没见老师过来,于是给老师发了条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8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