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医院复诊了,看到他康复的情况,曾经治疗、照料过他的医护人员们都感到非常高兴!
△手术治疗前→术后3个月复查
要知道,今年1月,当周老医院耳鼻喉科诊室的时候,他的样子着实让大家吓了一跳——当时的周老伯饱受病痛的折磨,为治疗左侧腮腺长出来的巨大包块,他先后医院,却都被告知无法治疗,几乎已经失去了康复的希望。
1处包块
拖了6年……
其实,早在6年前,家人就发现了周老伯左耳下有小包块,当时约有鹌鹑蛋般大小。但由于不痛不痒,老人只觉得“过段时间自己会好的”,并没有放在心上,医院诊治。此后,包块缓慢渐长,眼看其无法自行消失,3年前,周老伯终于同意就医,经外院增强CT检查,这个包块被诊断“腮腺肿瘤”,同时发现肺部毛玻璃样结节,治疗有了新的顾虑。到底去哪儿治,怎么治?周老伯思前想后,决定再“等一等”。
没想到,这一“等”,就等到了去年4月。包块突然开始迅速生长,明显外突呈多个结节,到12月中旬,包块局部出现破溃,且有污秽样物渗出……医院,却被告知已经无法治疗!年末,医院就诊,却又因为周老伯的心肺功能异常,手术未果……
还有希望
全切肿瘤机会尚存
几经辗转,家医院曾有成功治疗类似患者的案例,医院东院耳鼻喉科就诊。张治军主任详细询问了周老伯的病史,全面了解身体状况,反复多方触诊之后,考虑患者“腮腺混合瘤恶变”的可能性大。检查结果不容乐观,但张治军主任认为,“手术虽有风险,全切肿瘤机会依然存在!”。只要还有一丝机会,他就不愿意放弃,他决定对周老伯进行手术治疗!
多方会诊
周密准备创造手术条件
年1月11日,医院,随即,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MRI检查提示,“左腮腺肿块6.1×8.4×5.7cm,伴液化、出血及坏死,考虑腮腺来源恶性肿瘤,黏液表皮样癌可能,建议穿刺活检”。但由于病理活检取材受限,其得出的“多量变性出血坏死组织,并见少许霉菌团块及散在腺体”的结果并不可靠。由于周老伯年事已高,身体各项功能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加上存在心肺检查异常,为了给他的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三科会诊,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以改善他的心肺功能。麻醉科袁岚主任知难而上,在手术中制定和带教魏盼医师实施麻醉,给患者和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
△精心设计手术切口→手术圆满完成
17日上午,由张治军主任医师主刀,在袁波主治医师和董雪林住院医师的协助下,为周老伯实施了“腮腺肿瘤切除术”。精心设计的切口在保障肿瘤彻底切除,留出足够的安全边界的同时,还实现了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有效修复。更让医护人员欣慰的是,手术过程中,与肿瘤紧密贴合的面神经主干及分支在术者的精准分离下得以完整保存,避免了周老伯遗留面瘫的缺憾!
术后病理诊断显示,周老伯患上的是“左腮腺唾液腺导管癌”。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周老伯的术后康复十分喜人,前几天前来院复诊,他又忍不住对张治军主任竖起了大拇指,“我的健康来之不易!医院!”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8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