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有·解读温医二院住培模式,[].医师报,-12-7(3)”
住培带教老师的甜蜜“苦差事”
在去往温医大附二院的路上,温医大继教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徐天士给《医师报》记者讲了两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他说:“教学天生就是一件‘苦差事’,然而,温医大附二院住培基地的很多带教老师却甘之若饴,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每年都有老师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
故事
乐享住培的一家四口
爱人是超声科住培带教老师;
女儿是消化科住培秘书;
女婿是五官科住培秘书;
他自己是国家外科基地评估专家、温医大附二院外科住培基地主任。
这就是胡型锑的一家四口,他们全家人投身于住培工作的故事被广为传诵。胡型锑开玩笑说,一家人相聚时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住培,不管是规培考核、教学问题还是学员困难,大家都能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
胡型锑曾奔赴11个省的30多家住培基地进行评估工作,其中最难忘的是年8月的西藏之旅。当时,他刚下手术台就接到去西藏评估的通知。从温州转场北京到西藏,十分疲惫的他加之感冒,很快出现了高原反应,气短、头昏、头痛、血氧饱和度只有67%。胡型锑在克服身体极为不适的情况下连续工作近10小时,还一边吸氧一边给基地授课。
《医师报》记者曾问胡型锑:你参与住培工作的动力是什么?胡型锑说:“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都认识到住培很重要,做好住培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二是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我对住培有一种热情,教学带来的成就感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故事
学员温暖的大树
“有时觉得自己认知极浅,像一颗小树苗,稍不注意就会被风弄弯了腰,但陈老师更像是我们背后的一颗大树,精心呵护着我们,哺育着我们。在我们渴望天空、渴望成长时让我们潜心生长,在我们枝繁叶茂时放手去闯.无论到了哪里,陈老师都是我心里的大树,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在提起自己的带教老师、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兼全科医学科主任陈大庆时,西藏住培学员真情流露。
陈大庆是一名学员心中的“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作为西藏住培学员班主任和导师,他为学员量身定做培养方案,最大限度打造适用人才。他全方位关心学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学员买蚊香、做年夜饭,受到学员高度认可和真心爱戴。
学员结业通过率99.8%的“秘诀”
住培基地教学质量的良莠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培养出“能看病、看好病”的合格医生,更关系到能否在年顺利完成培训50万名医生的阶段性目标。温医大附二院近4年共余名培训对象参加住培结业考核,首次理论考试通过率达到99.8%,学员成绩在浙江名列前茅。对此,连庆泉院长归纳了温医二院住培模式的“秘诀”:分层渐进、螺旋上升、顶岗负责、强化督导。
1
分层培训反复锻造人才
第一阶段(第一年),完成基础专业9个科室的轮转,增强对临床诊疗思维和操作技能的锻炼。
第二阶段(第二年),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学习指导低年资的规范化培训学员,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用6个月重新轮转基础科室,使学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能力螺旋式上升;另6个月深入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的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科轮转,达到从易到难分层渐进培训的要求。同时,第二年的住院医师负责‘师弟师妹’的传帮带,具备学员+老师的双重身份。
第三阶段(第三年),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独立参加门急诊和基层社区医疗服务,负责指导低年资规范化培训学员。
2
螺旋上升标杆逐渐拔高
为了保障学员能力的循序渐进,医院从“专业素质、人文素养、担当精神”三个维度通盘考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培训制度,并在培训科室和技能培训的安排上逐渐提高要求,通过住院医师晨间病例报告会、小讲课、病例讨论会、大讲堂等诸多形式,使学员综合能力形成螺旋式上升。
规培学员(左二)上台操作腹腔镜手术
3
顶岗负责层层把关防范医疗风险
儿科主任蔡晓红介绍:“住培和本科教学不一样,住培教学必须把住培医师逐步推向一线工作,顶岗负责起病区的日常医疗事务,这样住培完成后就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但是,很多科室起初对此强烈反对:出了事谁来负责?后来,连庆泉院长经过慎重考虑拍板决定,通过实行“上级医师与住培医师一对一‘捆绑’—上下楼层病区联合夜班—总住院医师负责—主任医师最终把关”的方式,来解决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这医院顺利推行。
阮积晨副院长介绍:“顶岗负责制为学员们迅速走上岗位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带教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住培教学中,如此教学相长,住培的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该院住培模式培养出的学员满意度达96%,认为其整体素质普遍高于其他单位同期培训人员。
4
强化督导强调过程管理
医院建立督导小组,制定了“日常考、出科考、年度考,理论与实践双线并行”的考核模式,强化过程管理,对培训基地里的学员、带教医师、教学主任等定期督导。
温医大附二院住培代表载誉而归
儿科住培教学查房
对话
质量是住培永恒的主题
医师报
记者
如何让学员没有“外人”的感觉?
少数住培基地将学员当学生或者外人来对待,这做法是不对的。只有把学员当成自己的员工来用心培养、同等对待,才能真正实现“上岗即上手”这一用人单位最渴望的效果。
连庆泉
院长
医师报
记者
如何解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带教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住培工作需要全员参与教学的浓厚氛围,需要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管理制度、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在倡导献身有住培教学的同时,不能让做教学的人吃亏!确保待遇不低于同级别做医疗和科研的人。我们说服温州医科大学同意将住培教学工作与医生的晋升、绩效、职称挂钩。同时,我们还采取提高教学经费、评选优秀带教老师、专项奖金扶持等激励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仅年,我院就发放带教费万元。
连庆泉
院长
我院实施师资上岗培训制度,对带教老师组织分层次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并建立师资激励机制和评估体系,师资带教与职称晋升、聘任挂钩,以保证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阮积晨
副院长
医师报
记者
未来住培制度的实践中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完善?
目前,医院自上而下,始医院的一把手工程和中心工作来推进。“培养出合格的能看病的医生”已经成为全院教职员工的共识,重视住培教学的良好氛围已经蔚然成风。未来,温医大附二院将进一步完善以日常培训与过程考核为重点的住培内涵建设工作,探索匹配不同学科岗位要求的住培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住培出科考核题库与过程考核制度,逐步提升住培“出口”的高标准要求,切实为老百姓培养出“能看病、看好病”的优秀医生。
连庆泉
院长
《医师报》12月7日3
扫码查看往期报纸
往期回顾
?陈作兵:请别打扰健康的人,好吗?
?揭秘中国科学院新晋院士!
?中国工程院年新晋院士出炉,医药卫生学部占7人!快来看看熟悉不?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医师节!时间为何设在8月19日?
?高血压大咖发话了:/80不算数,中国指南不会跟风
?我不哗众取宠,我叫医师报,这是我的新名片
编辑、排版:《医师报》毕雪立
过往的君子帮点赞哈~~老板说点赞满给小编加鸡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8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