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我家,我们都爱她”
——医院助力贫困户就业的故事
特约记者刘华林
“医院是我家,我们都爱她。”……这句话在医院各科室已经成为传唱。
医院中医科我们见到了被安排在这里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吴以默,她知道我们的到来,很激动的告诉我们:“我做梦都想不到,我毕业不久就被安排在这里上班了。年我毕业,当时在家也没有什么可做,医院招考我就参加考试,因为我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就优先被录用了。我家住在往洞镇朝利村5组,母亲于年去世,家里有年近60岁的父亲,还有一个就读大一的弟弟,家里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我能够在这里就业每个月能拿到至元的工资,还给我们购买了五险一金,给我解决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在读大一的弟弟今后就有了保障,我在这里非常开心,医院就像我的家,我要好好工作来回报他们对我的关心”。
目前,像吴以默这样的贫困户子女医院就业的就达近人,他们有加榜乡党扭村6组的梁秀英,西山镇小翁村6组的石仕英……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都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医院能够有能力解决他们就业,话还是从年说起。
为一改过去的管理不善,服务态度及质量不高等落后现状,年县委县、医院抢抓发展机遇,大刀阔斧地对县医院进行综合改革,专门聘请了贵医二附院原院长郭祥、副院长李仕华两位专家任从江县人民院院长和首席专家、常务副院长,院长聘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还为该院充实名备案制编制,有效解决人员编制不足问题。并以“5+2”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狠抓多学科同步建设和发展,新增了新生儿科、神经内科、五官科、中医及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二级学科得到充实和完善,专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综合改革,医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新突破,然而由于编制有限,急需招收大批医学人才,医院的各项业务开展起来方便群众就近看病,他们根据县情实际,医院党委,医院班子经过反复研究,于是通过考试录用,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子女的就业问题。
在这里当保洁员的加榜乡党扭村5组村民蒙老论告诉我们:“县医院不但救了我老婆的命,还给我安排工作给我生活费,我做梦都想不到,共产党的政策真好”。他家是计生“二女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妻子患有尿毒症,医院驻村的干部经过走村串户得知这一情况后,医院现在可以做透析手术了,不需要去凯里了。蒙老论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同意带着妻子跟随到县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医院领导得知他经济困难,就想医院一个月元的薪酬做保洁员,同时还为他申请人口健康基金2万元的大病救助,从根本上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和就业问题。
劳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人才济济的今天,解决就业就是减轻国家的负担,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医院能够如此解决这样多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医院党委书记杨正兰所说的:脱贫攻坚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帮助贫困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院不但在扶贫济困上和解决贫困户子女就业方面做出表率,而且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树立了标杆,年还被评为全省先进党组织。截止年10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医的子女在该院就业的就有近人,有效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每人年薪收入达3.5至5万余元,为助推脱贫攻坚发挥巨大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8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