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罕见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近日,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介入科、麻醉科、五官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名罕见急性小肠大出血患者,体现了我院多学科诊疗及救治重症罕见消化道大出血的较高水平。

4月29日下午,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胃肠外科值班的周利江医师被告知急速前往肿瘤内科参与抢救一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来到病房后,周医师发现患者的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严重很多。患者是一名70多岁男性,因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已在肿瘤内科行放疗23次,这次住院后当天患者出现大量便血情况,且便血量一次比一次增多,检验报告提示血色素正在快速下降。肿瘤内科王剑主任协同科室内多名医护人员对患者展开了积极救治,在止血、输血、补液的同时,紧急通知消化内科准备行内镜下止血。患者被火速送至内镜中心,消化内科陈坚强主任首先对患者进行了结肠镜及胃镜检查,但令人担忧的情况出现了,患者的出血点根本不在大肠、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道出血的常见位置,而是最复杂的小肠内出血,内镜下止血受阻。

摆在大家面前的是如此棘手的情况,此时患者仍不停便血,血压持续下降,且心率逐步加快,患者已开始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已刻不容缓。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周利江医师将患者的情况汇报了陈坚锋科主任及王克壮主任医师,紧急制定手术方案,准备行手术治疗,同时,在与家属沟通后,患者被推入DSA室,通过介入造影手段寻找致命的小肠出血点。介入科袁铨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在极短时间内精确寻找到了小肠内出血的位置,并对小肠内出血位置进行了亚甲蓝标记,以方便外科手术时快速找到出血点。

正当所有人准备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准备手术的时候,新的难题出现了,麻醉师在评估患者张口度和口腔情况后,结合患者长期鼻咽部放疗的病史,发现患者张口度极小,口咽部组织脆弱,全麻气管插管极易出血甚至窒息。在面临生死抉择之际,麻醉科值班医师胡海燕向王林主任汇报,在了解情况后,王主任通知五官科虞娴波主任赶往手术室,在气管插管时,随时准备气管切开。在晚上8时左右患者在麻醉科和五官科配合下,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准备完毕。

在胃肠外科陈坚锋主任指导下,主刀王克壮主任医师协同周利江医师在术中快速、精确找到小肠内出血位置,打开小肠可见溃疡合并血管瘤出血,在切除部分小肠后,小肠内未再出血。但为确保万无一失,陈坚锋主任决定再次通知消化内科进行术中肠镜检查。在接到电话后,消化内科陈坚强主任从家快速赶到手术室,再次为患者进行了肠镜检查,在确定没有其他大肠内出血后,患者手术顺利结束。此时已是深夜,看着患者逐步稳定的血压,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在多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在手术结束后患者被送至ICU进一步复苏治疗,第二天在情况稳定后转入胃肠外科普通病房,目前患者正在逐步康复中。

该患者的科学、规范、精准的诊疗过程,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紧密合作诊疗及救治重症罕见消化道大出血的较高水平,为虞城百姓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d/84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