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五官科病症内耳眩晕病

内耳眩晕病

 

内耳眩晕病,亦称美尼尔氏病。系内淋巴积水所致的一种内耳病变。确切病因不明。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具有四周景物或自身的旋转或摇晃的错觉),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以及耳鸣、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针灸治疗本病,较早的报道见于六十年代初[1,2]。一般采用体针,近年来,又陆续开展电头皮针、艾绒压灸等法,对控制急性发作均有明显效果。有人曾经将内耳眩晕病急性期应用针刺和西药的效果作了对照观察,结果针刺疗效胜过西药组[3]。就最近二、三年的资料汇集,针灸共治疗例,其平均有效率在93%左右[3~7]。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太冲、合谷、内关、足三里、阿是穴、三阴交。

配穴:百会、丰隆、听宫、列缺。

阿是穴位置:系右肋下压痛处。位于右肋弓下,离剑突0.5、1.5、2.5寸处。

(二)治法

取主穴为主,每次取3~4穴;如不能制止,酌加配穴。阿是穴,针刺得气后,将针柄作圆形摆动15~20周。余穴均深刺,采用捻转结合提插之法,持续运针1~2分钟;主穴,可施泻法,配穴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如眩晕仍未能控制,可继续留针。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日针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治疗后随访2~3年,未再复发;2、显效:随访2~3年,偶有头晕,但未发耳鸣及旋转错觉,尚能坚持工作;3、有效:眩晕由频发转入偶发;症状消除但重听未解。

共观察例,有效率在78.8~%之间。其中45例,按上述标准评判,愈显率为91.1%[2~5]。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上星、百会。

配穴:神门、安眠4。

安眠4位置:三阴交上2寸,胫骨内侧缘。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症情重者加配穴。均用4寸长之毫针,先平刺上星,直透至百会穴,再另取一针从百会透达枕外粗隆。以患者有头皮酸胀感及头脑有清醒感为佳。神门穴,以4寸毫针刺入0.5~1寸,有针感后,提针至皮下,再向上平刺4寸。以患者肘部有酸胀感为度。安眠4,沿皮下向上平刺4寸,以患者感足三里处有微热为宜。每日1次,6~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本病患者例,结果痊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例,无效19例,其总有效率为90.5%[8]。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耳、缘中、肝、肾。

配穴:神门、贲门、三焦、太阳、交感。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随症而加。先以探棒在耳穴区寻得反应点,并在反点上作好标记,然后用王不留子或磁珠(高斯磁场强度)置于胶布上(胶布面积每块为7×7平方厘米),贴在所选之穴。当即按压2~3分钟,以耳部充血为度。之后,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3~5分钟,隔天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治愈6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9]。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

(二)治法

器械:艾绒、竹质压舌板、弯剪、线香、凡士林、火柴、龙胆紫。

操作:取准百会穴,左耳鸣可偏左半厘米,右耳鸣偏右半厘米,用龙胆紫作标记。剪去约1厘米见方的头发,暴露穴位,涂少许凡士林。嘱患者低坐矮凳,医者坐在其正后方较高位置上,取艾绒做成黄豆大小的上尖下圆艾炷,首次两壮合并放在百会穴上,用线香点燃,当燃至二分之一,或者患者三极时(患者感觉灼痛,向医者诉痛,称一极),即用压舌板将其压灭,留下残绒。以后一壮接一壮加在前次残绒上,每个艾燃至无烟(此刻最热)压灭。燃完一壮压一壮,压力由轻到重,每次压灸25~50壮,使患者自觉有热力从头皮渗入脑内的舒适之感。

施灸后,即针足三里,以捻转结合提插行泻法,留针15分钟。

灸后嘱患者半月内不洗头。少数患者形成灸疮,注意疮面清洁,不需特殊处理,多在1个月左右愈复。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治疗1~2次后,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1~2次后,症状消失或减轻,但活动仍有轻微眩晕不能即刻工作。

共观察例,按上述标准,治愈例(82.6%),有效73例(16.9%),总近期有效率达99.5%。对其中88例,作了为期3个月~22年随访,50%患者未再发作,说明远期疗效也较巩固[6,7]。

头针

(一)取穴

主穴:晕听区。

配穴:肝阳上亢加百会;气血亏虚加足三里;肾虚加关元、肾俞;痰湿加中脘、风府、印堂。

(二)治法

主穴为主,据症加配穴。晕听区双侧均取,以28号毫针刺入,快速捻转1~3分钟(频率次/分),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百会隔姜灸3~6壮;足三里常规针法,针后隔盐灸3~6壮,关元肾俞隔盐灸3~6壮;中脘、风府用常规针法,印堂用艾条灸10~15分钟。配穴留针亦为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例,结果痊愈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5%[10]。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阳陵泉。

(二)治法

药液:-2注射液。

以2ml注射器,5号齿科针头抽取药液1ml(含10mg),快速刺入穴区,缓慢送针至有得气感,待局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下肢传导,回抽无血,每穴注入药液5mg(0.5ml),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例,治愈例,显效81,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11]。

[1]吴秀峰,等。针法治愈美尼而氏病一例报告。山西医学杂志;(3):85。

[2]邓泽材。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针刺疗法初步观察。江西中医药;(6):38。

[3]张仲芳,等。美尼尔氏病发作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4):28。

[4]徐鹤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征的初步体会(附69例报告)。北京医学院学报;15(4):。

[5]杨秀。针刺治疗内耳眩晕征45例。中国针灸;4(4):14。

[6]许美纯。艾绒压灸百会穴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国针灸;4(4):14。

[7]申旭德,等。艾灸百会为主治疗内耳眩晕病例临床报告。新疆中医药;(4):30。

[8]李振富。针刺治疗眩晕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8(6):11。

[9]潘纪华。耳压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68例。陕西中医;9(1):28。

[10]马靖然。头皮针治疗内耳眩晕病例。中国乡村医生;(9):33。

[11]张连生,等。穴位注射治疗美尼尔氏病例。上海针灸杂志;15(2):22。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年中医最新大纲要求学习课程及辅导资料:

中医助理医师:







































治白癜风最便宜的医院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s/790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