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法是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指导下,对某一条经络或数条经络所发生的病变,予以初诊。1年前患者常诉腹痛,展轻蓦重,伴低热、盗汗;半年前家长发现患儿腰部僵硬,腰推骨有突出并触痛,遂来肥求治。在外院经X线摄片诊为腰椎结核,经西药抗结核治疗,睡石膏床3月余效果不显,慕名找汤老治疗。刻诊患儿形体消瘦,面色鱿白,站立困难,不能步履;第一腰推隆起,明显压痛,于第三、四腰椎右侧可触及10x10cm之包块,皮色微紫,按之应指;体温37.8℃,血沉mm/h;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此乃儿童骨质未坚,继遭毒邪侵入骨髓,导致经络阻塞,气虚湿热,湿热积聚酿脓。内服参芪川连汤(1/3成人量),每日1剂,同时予以切开脓肿,排出稀薄脓液约m1,以银连纱布条引流,每日换药1次;并嘱睡硬板床,限制活动。经服药30剂,患儿体温、血沉渐渐恢复正常,疼痛渐止,食纳日佳,体重增加,疮面换药35次愈合。此后,仍按原方增损,共服药6个月,计剂。嘱渐次增加活动,加强背伸肌锻炼。翌年4月份来脉和圣灸中医门诊复查,彼时行动活泼,步履自如,诸证尽座,X线摄片示病灶缩小稳定,逐告痊愈。令其停药。后复访,疗效巩固,羌无复发。
脊柱结核,亦称“骨痨”,属中医“流痰”之范畴。因病症初起,局部皮色如常,无明显炎症之象,病程缓慢,溃破后久难收口,故历代外科医家多认为本病属阳虚寒凝的阴症,而遣用阳和汤,然鲜获良效。汤老宗“热胜则肉腐,肉腐则成脓”之说,认为本病乃虚实挟杂,湿热为患。就患者整体辨证,系正虚之质,或肾虚,或气虚,或阴虚;而就病灶本身则系湿热为患,深结于骨骼,腐肉蚀骨。病程冗长,经年累月而不愈,治疗宜标本兼顾,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既顾护正虚之体,也不忘湿热之患。一方面采用补肾、益气和养阴诸品,以冀“补虚以复其元”,另一方面采取截断病邪的法则,于每型方中重用黄连、泽漆以清化湿热,蜈蚣、甘草以解毒祛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泽漆、黄连、蜈蚣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尤其对具有抗药性的结核杆菌仍有效。在抗药菌株日益增多的今天,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能获取良效。
治疗本病的另一个关键是外治法。当有寒性腋肿甚或是结核性瘘管形成时,不同时采用上述外治疗法,则难以使疮口收敛,银连液是汤老的验方之一,临床上运用范围很广,值得推荐。此外,坚持服药,方能图效。循经放血的方法。临证时,将病证进行归经,按循体表经脉,循经别循行的部位,及循络脉的走向等法则,进行刺络放血。周老还说:.视之不见,取之上下”。意指本法不仅仅局限于穴位或痛点上施行,还可在病变经脉循行的上下找浅显的静脉刺出血,“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即指此。例如:急性腰痛,痛发脊柱两侧者,属足太阳经气受阻,取委中穴刺出血,点刺腰部最疼处;痛发脊柱者,督脉经气受阻,人中穴刺出血,点刺气海,太冲穴;风热乳峨,咽喉肿痛,呼吸困难,手太阴经气受阻,少商穴刺出血,点刺天柱;巅顶头痛,眩晕,目胀,足厥阴经气受阻,百会、太阳穴刺出血,点刺风池穴等。
03class辨证刺络放血法该法是在胜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等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选穴,配伍放血的方法。例如,妇人痛经,小腹冷痛,先腹痛后行经者,为气滞血瘀,足三阴经气痹阻,取足三阴与任脉之交会穴三阴交刺出血,三阴交有益肝肾、调经脉之功,效同“四物汤”,点刺气海,调理气机,重灸关元以温暖胞宫,共奏调气理血之功,皮肤瘙痒发红.属血分有热,三阴交,血海刺出血,以理血、清热、调经,辅以点刺曲池散风和营,点刺少府清心透热;急性踝关节扭伤,为局部经气痹阻,气血瘀阻,阿是穴、太冲穴刺出血,以行气居血;痈肿疮疖,根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取曲泽穴刺出血以泻心经火热,若伴发热者,配合点刺大椎、曲池穴。如疮发项背者,配合委中穴刺出血,以清太阳经之热;发于胁肋者,配合阳陵泉穴刺出血以清少阳经之热;发于四肢者,循经取穴或阿是穴刺出血以泄经热,解共毒。04class局部刺络放血法该法是在病变的局部施以刺络放血的方法。是法或在穴位,或在局部分片施术,范围比较局限,多适用于病变局限、表浅之病证。例如:舌肿、舌强者,刺金津、玉液穴出血,牙痛眼肿,在患处放血,点刺合谷;牛皮癣,瘙痒起屑,梅花针叩刺局部出血,加以拔罐;丝虫病晚期出现‘橡皮腿”,在患腿前后左右刺出血,点刺足三里、三阴交;关节扭伤肿痛,在痛点刺出血等。05class急救刺络放血法该法专用于急危重症中的抢救,取穴具有四大特点:①在四肢末梢,或取十二井穴,①在表浅的大静脉处,③取经外奇穴,④选用督脉经与心包经的输穴。本法强刺激,见效速,有通经活络,泄热外出,开窍醒神等功效。如厥证不语,刺十宣出血,点刺人中穴。癫痫大发作,刺曲泽、委中穴出血,点刺大椎和鸠尾穴。中风闭证,口噤不开,刺太阳、曲泽及委中穴出血,或十二井穴出血,点刺涌泉、劳宫。毒蛇咬伤,伤于上肢者,刺曲泽、八邪穴出血;伤于下肢者,刺三阴交,八风穴出血。高温中署,曲泽、十宣刺出血,点刺涌泉等。
刺络放血法有祛瘀生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开窍泻热之功效,多用于实热证、瘀痛证。以上五法,周老或分或合而用之,灵活多变。施术舒具常以三棱针为主,或选用粗毫针、梅花针,放血量依病情而定,一般以出血7ml为度,手法宜轻浅快,出血后勿按针孔,待其自行停止为佳。若血出不畅者,须配合揉按穴周,一或辅以拔罐法;如有浅表炎症和溃疡者,可辅用薰灸法。施术前严格消毒,凝血功能障碍、体弱患者及孕妇,禁慎用此法。此外,刺血指刺伤脉络,以出血为佳,点刺指速刺其穴,点到即止,是否出血不限,二者有区别。
脉和圣灸中医全科门诊临床学习具体事项如下:
1、招生对象
中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从事养生、保健、美容职业及中医爱好者;社会自主创业及海外从事中医工作者。
2、学习内容
中医火针
中医小针刀
中医刺络放血
中医特效针灸
中医挑治疗法
中医艾灸课程
中医穴位埋线
中医割耳疗法
中医舌下取栓
中医舌诊手诊面诊等
脉和圣灸武氏特效针灸刺血疗法培训,欢迎您考察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s/8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