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新闻纵横
本栏目梳理近期校园内的点滴动态
带您纵览新闻时事,掌握浙大资讯
01
海洋学院金甲焕教授当选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院士
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近日公布了新一届入选院士名单,海洋学院全职引进教师金甲焕教授名列其中。
金甲焕教授是世界港口物流优化领域专家,他在智慧港口设计、自动化港口优化、物流资源共享等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韩国、中国、德国等国家的港口产业及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金院士表示将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学校在智慧港口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02
沈华浩教授获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近日,浙江大医院沈华浩获教授荣获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成为我国呼吸学科领域第一位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学者、我校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沈华浩是浙大求是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浙江省特级专家、杰青获得者。现任浙江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大呼研所所长、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长期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同时,他作为我国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浙江省项目的负责人,为我国呼吸疾病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03
中国职业教育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杭召开
近日,以“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为主题的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
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之江倡议》,从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人才培养、共同开发制定职业教育的“中国标准”、共同优化完善职业教育的国际治理和共同打造职业教育的命运共同体五个方面明确了职业教育推动“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路径和举措。同时,发布了由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撰写和出版的四本新书及报告。
04
浙江大学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近日,浙江大学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共同面向重大装备制造领域科技前沿和产业趋势,服务能源安全新战略。
此次校企战略合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共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围绕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新兴成长产业等领域,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培育原始创新成果,着力攻克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彰显名校名企担当。
05
软件学院卜佳俊教授入选
“年度全国助残新闻人物”
近日,“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助残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我校软件学院卜佳俊教授获得“年度全国助残新闻人物”。
卜佳俊教授作为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信息无障碍领域已13年。他带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为视障人开拓了一条宽敞的“盲道”,国内无障碍信息建设也开始走上“快车道”。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5项,特别是针对盲人的文档智能摘要模型和方法获人工智能领域最顶级的国际会议AAAI杰出论文奖(该国际会议创办40年来中国大陆学者迄今唯一获奖)。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无障碍智能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06
生研院黄俊课题组在MolecularCell杂志发表论文提出DNA复制过程中“鸡爪结构”形成的新模型
12月8日,生研院黄俊实验室在Molecular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ZATT-TOP2A-PICHaxisdrivesextensivereplicationforkreversaltopromotegenomestability”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揭示了复制叉翻转(Forkreversal)过程中通过ZATT-TOP2A-PICH轴调控复制叉进一步翻转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复制叉翻转的两步调控模型。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鸡爪结构”是通过两步级联反应而形成的新模型。第一步,在复制叉遭遇复制压力时,复制叉发生停滞,由转位酶HLTF、ZRANB3、SMARCAL1等蛋白催化复制叉的初始翻转,同时在复制叉后方新合成的DNA双链上产生拓扑张力;第二步,拓扑异构酶TOP2A释放拓扑张力,并通过SUMO化修饰招募转位酶PICH促进复制叉的深度翻转。进一步的功能研究表明,复制叉的深度翻转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至关重要。
07
生研院王立铭课题组在CellResearch杂志发表论文阐释果蝇大脑中一种新型的饱觉感受器的神经机制
12月3日,生研院王立铭课题组在CellResearch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ovelsatietysensordetectscirculatingglucoseandsuppressesfoodconsumptionviainsulin-producingcellsin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揭示了果蝇大脑中一种由DTK-TAKR99D-IPC三层神经元构成的新型营养感受器,它可以快速地探测到发生进食行为的果蝇血淋巴中升高的右旋葡萄糖,从而抑制其进一步进食,有效地防止了果蝇对食物的过度摄食。
而饱足感的实现需要“饱足中心”统筹整合不同组织器官释放的信号,这些信号则代表了机体不同营养物质的储备状态。
08
别样的博雅技艺课程——音乐会上学萨克斯
12月3日晚,由浙大徐浩老师主讲的打开艺术之门——萨克斯课程的学生前往杭州大剧院,欣赏由我国青年萨克斯管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萨克斯管讲师、浙江音乐家协会会员、法国Selmer赛尔玛签约艺术家、法国Vandoren弯德林签约艺术家娄洋带来的萨克斯管专场音乐会。
音乐会选曲曲风非常多元,包含带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天方夜谭》、加入了马林巴琴、小军鼓等打击乐元素的《云锦湖碧》、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和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即兴的爵士乐作品《城市新语》等。还有娄洋的学生自己改编创作的曲目《浓情醇酒》,他将颇有历史年代感的意大利游击队歌曲《BellaCiao》与周杰伦的新歌《Mojito》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欢快的感情色彩。
09
浙江大学年“三好杯”
无线电测向比赛举行
近日,浙江大学年“三好杯”无线电测向比赛在紫金港举行。无线电测向对选手的体力和脑力提出了双重考验,它需要参加者在比赛中仔细收听电台中传来的信号,辨别方位与真假,精准确定电台所在位置;同时还需要全速奔跑,尽快找到目标电台。
本次三好杯比赛吸引了来自22个院系(学园)共余名同学参加。最终,医学院在本届“三好杯”无线电测向比赛中问鼎团体冠军,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获亚军,电气工程学院获季军。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竺可桢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蓝田学园、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分获比赛的四至八名。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海洋学院、软件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公共体育与艺术部等本文编辑:黄子郁责任编辑:杨金︱周伊晨热门内容
??????浙江大学携手浙江城医院省长郑栅洁在浙江大学调研时强调: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展现浙大更大担当作为校长吴朝晖会见法国驻华大使罗梁一行四川省—浙江大学省校合作座谈会举行浙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法智未来”法律人工智能挑战赛在浙大举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s/8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