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解放军第456医院维和医疗队背后故事

对很多人而言,非洲是一片神秘的大陆,作为这片土地上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生机勃勃,相反,这里常年内战,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瓦乌市是南苏丹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维和医疗队的驻扎地。

  9月21日,第十五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正式踏上行程,医疗队将在非洲执行为期一年的病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医疗保障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五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由驻山东部队抽调组成,本批医疗队共63名官兵,医院为主抽组,共21人。出征前夕,记者走进这支特殊部队,听听他们的故事。

主动请缨21名勇士出征

南苏丹局势不稳,维护和平任重道远。今年年初,接上级命令,由驻山东部队抽调组成第十五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接替中国第十四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执行为期一年的伤病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医疗保障任务。在这批由63名官兵组成的医疗队中,来自医院的共21人。

  医院,不少人再熟悉不过。该院是一支敢于打仗、能打胜仗的英雄部队。医院建院63年以来,在完成平时对驻军医疗保障任务的同时,医院先后参加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邢台地区和山东诸城抗震、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国际维和等任务。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大联勤改革试点先进单位”,被原济南军区表彰为“抗震救灾试点单位”、“优秀服务先进单位”,被原济南军区联勤部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团单位”,连续7年被联勤部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老干部移交安置先进单位”,被九连部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分别被国务院、山东省、济南市政府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热爱公共事业十佳集体”。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我国参与执行国际维和行动日益频繁。根据上级部署,医院抽组精干力量共41人先后参加了7批次赴苏丹维和任务,把中国维和军医无私的爱播撒在南苏丹这片满是战争疮痍的土地上。

  正因为有着如此光荣的历史和传统,所以当第十五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准备组建的消息传来后,第医院党委遇到了大难题。原来,通知一下达,全院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官兵都递交了维和申请书,但按照联合国的相关规定,名额有限、专业有限,大家想去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终,经政治审核、体格检查等一系列程序,21名官兵脱颖而出,光荣地成为本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队员。本次维和抽组的21名队员中,有5人2次参加维和任务(韩志双、蔡森、彭文玲、张立强、黄海龙),2人面临退休安置(邓晓钧、段小平),女队员共6名。据医院政治处主任杨本方介绍,这医院科室骨干,具备娴熟的英语水平和过硬的业务和军事素质。同时,他们还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但家庭对他们都非常支持,他们个人也对本次出征非常向往。

刻苦训练展示中国风采

7月初,来自医院的21名队员赴济南南部山区接受了为期近2个月的维和集训。近日,在济南南部山区某训练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这里参加集训的队员,自正式组建以来,医疗队重点围绕维和行动条例法规、外交礼仪常识等进行系统学习,针对战场急救、伤员后送、外科治疗等展开专业技能训练。此外,他们还针对南苏丹地方武装冲突不断、恐怖袭击频繁等问题,制定完善了相关应急处突预案,组织了针对性演练,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维和尖兵,提升执行维和行动的能力。

  据医院院长许刚介绍,医院在受领维和任务后,及时抽组维和人员,成立维和筹备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限定时间标准,健全各类组织,筹措装备物资,确保抽组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确保维和任务圆满完成,医院依据《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关于维和的内容,结合前几次维和经验,量身打造维和医疗分队训练计划。集训中,他们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以老带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英语、维和知识、军事技能等课目进行强化训练,组织队员学习掌握联合国维和规章制度、装备核查、防爆炸物袭击、涉外礼仪、维和经费使用、联合国卫勤保障等知识,提高了队员把握政策、医疗救护、对外交往、临机处置和安全防卫的能力,确保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

  相对于年轻人的干劲,年龄稍长的维和队员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展示英姿飒爽的中国军人形象。医院信息科高级工程师段小平,今年已经54岁了,是业务人员中岁数最大的一位,而且他突破了联合国规定的52岁的维和人员年龄上限。段小平曾参加过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行动,这次主要在部队里担任通信兼网络工程师工作。“这次执行维和任务回来后就面临退休了,所以我格外珍惜,我要让军旅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段小平自豪地说。而医院麻醉科主任邓晓钧在严格训练之余,还不断与曾有过出征经历的战友们交流情况,“南苏丹自然环境比较差一些,平均气温40多摄氏度,感觉一年就俩季节,雨季和旱季,刚去时还真得适应一下。”邓晓钧笑着说。最让邓晓钧放心不下的是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这次出征,他刻意隐瞒了自己的行踪,并叮嘱兄长帮自己圆谎,好让母亲放宽心。

  今年7月,在南苏丹联合国营地北侧,在南苏丹总统基尔领导的政府军与副总统马沙尔的部队进行的激烈交火中,两名中国维和官兵不幸遇难。“虽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作为军人,能为国家效力,能为维护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倍感骄傲与自豪。”在出征集结号吹响之际,针对2名维和队员牺牲的消息,队员们一致表示,一定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不怕苦、不怕死,用出色的表现坚决完成维和任务。

二次维和只为军人职责

记者了解到,维和医疗队驻地瓦乌市虽然是南苏丹第二大城市,但因为受多年战争、骚乱影响,瓦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比不上我国国内的一个普通乡镇。市场上商品奇缺,尤其是医疗设备和药品严重不足,医疗成本高,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随处可见背着枪的人在游荡。在这里,医院,主要担负南苏丹西战区所辖4个州联合国民事工作人员、出兵国军人的二级医疗保障任务,同时还担负瓦乌基地余名难民的直接医疗保障任务。

  对每名维和队员来说,头顶蓝盔,走出国门,维护和平,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虽说在非洲的生活艰苦而漫长,但去过非洲的人,一辈子都会铭记那段难忘的维和岁月。在训练基地,头戴蓝色贝雷、佩戴‘UN臂章的维和官兵,表达了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他们要在疾病肆虐、战火纷飞的万里之外,用过硬的素质和精湛的技术为祖国争得荣誉,对外展示出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在此次出征的勇士中,有5人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维和任务了。作为其中唯一的女性,解放军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韩志双在谈起对南苏丹的印象时,感慨颇多。

  她告诉记者,作为护士,扎针是基本功,可是在非洲,为黑人兄弟们扎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当地黑人肤色太黑,血管不容易看到,很多时候要凭感觉去扎,而且当地艾滋病、疟疾、黄热病等传染病众多,扎针需要格外小心做好自身防护。

  医院勤务队卫生员、医学影像科放射技师张立强,曾参加过第十一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他刚刚结婚不久,这次出征,抛下新婚燕尔的妻子,虽然不舍,但张立强眼神里充满着军人的刚毅,“当兵就是要敢于牺牲,敢于奉献,所有的困难在我们面前都不是困难,舍小家顾大家,才是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

  医院勤务队汽车班驾驶员彭文玲,曾参加过第十三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他告诉记者,在非洲,因为基础设施落后,巡诊路凹凸不平,去各个医疗救治点巡诊时,人坐在车里像是坐在弹簧上,稍不注意头就会撞到车顶上。有几次雨天巡诊,车子陷进泥坑,医生不得不背着医药箱步行前往医疗点。另外,因为南苏丹政局不稳,为了避免被人摸透出诊的路线和规律,医疗队需要经常变换出行路线和时间,这样一天下来,有时候要多跑很多路。

  蔡森是医院传染科主治医师,这次出征他的任务是担任防疫军医兼传染病医师。众所周知,非洲地属各类传染病爆发的重灾区,除了每天给维和部队官兵看病,医疗分队队员还要接触来自各个国家的患者和住院病人,其中患有梅毒、艾滋病、甲肝、乙肝等传染病的人比例不少。“普通人看到这些可能会打退堂鼓,但我们是军人,还是专业医生,救死扶伤、服从命令是天职,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绝不会退缩。”

  出门在外,心系祖国。维和官兵们知道,他们在非洲,代表的是中国,他们在维护祖国形象的同时,也努力将东方传播到世界各地。曾参加过中国第十批驻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的黄海龙,医院理疗科医生,他还有另个身份,是曾获得过全国武术锦标赛“通背拳”冠军,多次获得省冠军的“武林高手”。当初在达尔富尔,黄海龙在用推拿、针灸等方法赢得联合国官兵称赞的同时,还将武术传播到了非洲,在营地里,凡是举办大型活动,黄海龙的节目必不可少,几个月下来,他还招收了一支30多人的“洋徒弟”武术队,成为赫赫有名的“武教头”。今年再次出征,黄海龙心中有个信念,要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遥远的非洲继续发扬光大,展示中国的军威与国威。

            医院维和历程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我国参与执行国际维和行动日益频繁。根据上级部署,医院抽组精干力量共42人先后参加了7批次苏丹维和任务,因表现突出,参加人员均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第一批(年6月至年1月):勤务队战士韩道明。

  第三批(年7月至年6月):副院长孟向东(任维和医疗队队长)、感控科主任梁之祥、空勤科副主任医师孟宪志、五官科副主任医师刘天晓、小儿科护士长邵博、勤务队战士栾兴伟。

  第五批(年1月至年11月):传染科主任张亚斌、呼吸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马增翼、普外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舒义、创伤外科护师褚斌杰、空勤科主治医师潘维恩、心胸外科主任史进。

  第七批(年5月至年3月):副院长张祚建(任维和医疗队队长)、呼吸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段长农、干部病房主治医师魏伟、消化内科护士长姜萍、信息科技师刘冠麟、医务处副主任王乃震、政治处干事王宗耀、检验科主管技师疏仁旺、勤务队战士栾兴伟、勤务队战士逯志远、勤务队战士王太鹏。

  第九批(年10月至年11月):政治处干事金汉波、传染科主治医师蔡森、检验科主管技师疏仁旺、药械科技师韩冬蓬、勤务队战士梁吉炳、勤务队战士赵德敬。

  第十一批(年7月至年4月):空勤科主治医师潘维恩、肾内科护士长韩志双、急诊科护士长牛晓棠、勤务队战士张立强。

  第十三批(年11月至年9月):医务处主任王乃震(任维和医疗队队长)、护理部护士长牛晓棠、妇产科医师刘平平、特诊科技师郑晓慧、药械科药师蒋李、勤务队战士梁吉炳、彭文玲。

  此外,医院刘天晓参加第二批维和步兵营,执行任务期为年11月至年12月,目前仍在非洲执行任务。

长按







































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7353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