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9第九期(总第二十七期)
工作简讯
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工作
9月23日下午,吴志群院长带领分管医政、护理、药剂、器械等各位副院长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深入临床一线,抽查临床工作。
院领导先后来到儿科、妇产科,对开展的优质护理工作进行问询,倾听职工意见,现场办公,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病房,征集患者的建议,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工作。在查房中,院长重点强调了科室间的沟通与协调。
此次查房,加强了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服务效率,为临床一线医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护理部刘丽萍)
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启用
9月19日,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启用,将妇产科“自然临产阴道分娩”和五官科“老年性白内障”进入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简称C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为做好该项工作,我院做了充分的准备,多次进行系统调研,分批组织临床培训,协助维护病种临床路径信息等,以保证临床路径信息管理的顺利实施。此次临床路径应用微机管理,标志着我院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医务科何慧民)
信息科进行信息系统故障应急演练9月8日,信息科组织开展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演练,演练有门诊部、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等多个部门参与。在演练中,当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各科根据应急处理预案和流程,启动“医生工作站应急系统”、“收费应急系统”及手工挂号、记录、检查、取药等,门诊由导诊护士引导完成挂号、诊疗。整个应急处理过程流畅,未造成混乱、滞留情况。
演练结束,信息科进行分析总结,找准不足,为进一步完善预案和流程打下了基础。(信息科揭智明)
一句话动态
●为了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经院办会研究,我院正式启动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录工作。
●8月30日,我院《护理内审员第二次自评会议》在医技大楼五楼会议室召开,揭英组长主持会议并做相关指导,王琴凤副院长提出要求,希望各科人员认真仔细做好各项工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二甲评审。(何玉娟)
●8月30日,重症医学科对一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业务查房。查房由护士长主持,护士乐鹏云汇报病情,全体护士共同参与,列出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相互补充,指出不足,提出意见建议。(张佳琴)
●9月7日,骨科组织召开《市卫计委二甲评审督导前工作布置会议》,会议强调迎接检查的注意事项,对手卫生、心肺复苏、消防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同时模仿督导检查方式,提问核心条款及重点内容。(何玉娟)
●9月12日,急诊科组织全科人员对急症患者护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查找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李雨林)
●9月20日,内二科全科人员在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应知应会内容,为即将到来的迎评工作做好准备,同时,科内将每周二定为固定的培训时间。(李淑旋)
●9月20日,在朱瑜副院长的安排下,麻醉科及药剂科共七名人医院麻醉科参观,学习工作经验,破解我院麻醉药品管理难题。(刘特龙)
●9月21日,外一科组织了DRGs知识培训,杨慧科长及程萍精心安排课程内容,对DRGs进行详细讲解,经过此次培训,全体医生受益匪浅。(李丹玲)
●9月17日,骨科成功为两例腰椎间盘突出致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微创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其中一例为腰5/骶1椎间盘左侧极外侧型的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致左下肢功能障碍,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即刻消失,患肢活动自如。(李朝阳)
●9月26日下午,朱瑜副院长带领徐长辉科长、李根富副科长及科室专管人员下到各临床,督查各类药品的存放、备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王会燕)
科室动态
我院引进血清胃功能检测新技术
近日,我院引进血清胃功能检测新技术,为胃部疾病患者提供非侵入性的胃癌高风险筛查。血清胃功能检测无创、无痛、安全、经济,抽取空腹静脉血2~5ml,测定其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幽门螺杆菌(H.p)抗体含量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病,可做出早期胃癌的诊断以及胃功能的评估。(程申远)
儿科举行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培训
9月1日,在护士长的组织下,儿科进行了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培训。培训由张璇护士长示教,每位护士互相演练参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所有护士熟悉抗肿瘤药物的防护管理制度及抗肿瘤药物渗漏上报制度;掌握抗肿瘤药物配制时的基本要求及所有用物使用后的处理原则。通过培训,全体护士牢记了知识要点。(何丽琴)
医院文化
参加上海“十院”培训会议心得
9月1日开学之际,我与孙向红护长如同求学者一样,踏上了前往太仓参加由上海十院主办、医院承办的《前瞻性服务补救策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学习之路。
此次课程邀请了上海十院护理部主任施雁授课,施主任在护理管理及科研中取得卓越的成绩,慕名而来的护理同仁遍及各省各市。授课中,施主任与医院张院长的4个对话,把我们对优质护理的认识带入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施主任第一个问题:张院长,您希望我们开展优质护理具体做些什么?
张院长回答:护士多去病房,就是累了拿个凳子坐在病人身边,与病人多聊聊;护士是医生的哨兵,帮助医生了解“情况”;护士必须具备看得懂“情况”的能力。
施主任第二个问题:张院长,您对目前我们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和护士培训有什么看法?
张院长回答:护理质量检查有必要,但不要太频繁;一批一批护士离开病房去示教室考试,我不赞成;技术能手,操作比赛冠军并不一定是临床优秀护士;护士技能训练应在床边以情景模拟方式完成,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和综合能力。
施主任第三个问题:张院长,您对深化优质护理开展慢性病延伸护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这些举措有什么看法?
张院长回答:慢性病医院护士上门服务,医院,社区护士开展技能培训我支持,这是应该的;促进术后病人快速康复非常好,我大力支持。(转身对黄主任说:“我们马上做。”)
施主任最后一个问题:张院长,护理部主任与您沟通时,您总没有时间,不愿意沟通,为什么?
张院长回答:因为每次沟通总是问我要钱。护理管理者要与院领导多沟通,护士要与医生多沟通,我们认为护理工作重要,也很想支持你们,知道你们很忙,很努力,就不知道你们在忙什么?
听完两位管理者的对话,施主任还给我们灌输适应新医环境的优质高效护理,优质护理实践创新设计思路。优质高效护理——就护士而言,以质量作为基础元素用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医疗结果。在优质高效护理实践创新思路方面,上海十院骨四病区的田梅梅护士长在她的《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中的应用》课堂上做了很好的诠释。
第一方面是骨科疼痛规范化护理管理。骨科患者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当然是疼痛,疼痛不是一个治愈的过程,而是一个管理的过程,更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第二方面是FTS(快速康复外科)的TKA围手术期护理。骨科患者中抱怨最多的是住院时间长,骨科医生最担心的是术后康复与并发症,所以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和职责去做。还有一方面是互联网与多媒体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李主任与我常常鼓励科内医护人员多投院讯,没空的话多发发朋友圈也可以,但影响力还不够,老百姓的了解也还是不够,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要做的也很多,套用精准医疗的一句话“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疗法”,我们在优质护理中要做到促进人类健康,减少医疗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还漫长,但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骨一科陈攀峰)
医坛文苑
子欲孝而亲不待
早上打开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7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