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商河县三名医师远赴甘肃援助,望

图:左三、左四、左五依次为赵勇、张兆霞、燕飞

今年是济南市—临夏州卫生健康协作交流的开局之年。6月份,商河县派出3名医护人员随济南市医疗卫生工作队,远赴甘肃省临夏州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他们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赵勇、儿科主治医师张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燕飞。在为期三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中,三名医师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黄土高原上。

01

赵勇:医院开展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

图: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院门诊楼见到了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的赵勇。刚参加完社会医疗活动的他回到工作岗位上,一边看着活动资料,一边敲打着键盘做着记录。   “医疗水平虽然有限,但是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值得学习。”谈起援助甘肃临夏州的经历,赵勇感触颇深。赵勇介绍,医院医院,位于东乡县索南镇,距离张兆霞医院20公里。医院虽医院,但医疗水平有限,学科划分不细致。赵勇所在的科室是综合科,开放床位44张,收治心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五官科等患者。在这里,设备简陋,没有电子血压表和快速检测心功能的仪器,甚至没有自己的心电图机。   工作中,赵勇发现所在科室对冠心病、心衰等常见病诊疗开展较少且不规范。针对该问题,他结合自己所见所学,对心内科的专业知识进行了重点讲解,对科室全员进行了心电图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并主动和当地的同事建立会诊   8月21日下午,患者马二麦因胸痛入院,经赵勇检查考虑是冠心病。赵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中见右冠状动脉起始段有60%狭窄,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类手术目前临夏医院医院开展,医院开展者寥寥无几。赵勇向医院出具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在他的指导下开展了手术,这医院成功开展的首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手术的成功使该院冠脉介入治疗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其胸痛中心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02

张兆霞:传授推广新技术提高儿科诊疗水平

图:张兆霞正在开展儿科新技术培训

“我爱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这次援助甘肃临夏州的工作,给了我很多鼓励与支持。”张兆霞说道。在接到援甘任务时,张兆霞的内心在激动之余也有些许的不舍,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从未出差这么久的她有些犹豫。但有了家人的支持及单位领导的信任,带着“不负组织重托”的决心,张兆霞毅然踏上了援甘的旅程。   张兆霞医院儿科共有4位医生,负责40多张床位,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医务人员无法外出进修学习,儿科医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途径相对闭塞,诊疗能力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形势严峻。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张兆霞对在临夏县的每一天都做了工作计划和安排。如遇疑难危重病人会随叫随到,有时为了工作吃住都在科室。       医院不久,张兆霞接诊了一名8个月大的早产孩子,患有严重的支气管和肺发育不良。因当时患者肺炎比较严重,当地医生认医院进行治疗,但张兆医院已拥有呼吸机设备,完全具备治疗此类重症患儿的条件。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汇报,又与患儿家属沟通后,对方医院治疗。最后该患者治疗达到预期效果。就这样,张兆医院成功开展了重症BPD合并重症肺炎的治疗。   医院儿科的实际情况,张兆霞确立了以“医疗技术援助”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克服身体不适、语言不通等种种困难,认真梳理从事儿科诊疗工作十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坚持理论结合实际,通过临床教学查房、专题理论讲座、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为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切实医院儿科的诊疗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个月来,张兆霞共计接诊门诊患者余人次,开展学术讲座及业务培训12次、参与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0余次、教学查房24次,培训儿科医务人员余人次。此外,张兆霞还参与远程会诊数次,推广新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应用,开展儿童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等。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当地医生对危重患儿的救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张兆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时刻牢记援甘精神,珍惜现有的医疗卫生条件,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商河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3

燕飞:健全随访制度规范诊疗技术

图:燕飞在病房为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据燕飞介绍,根据工作安排,他被医院呼吸内科。由于住宿条件紧张,燕飞在病房楼4楼呼吸内科的一间由病房改造的宿舍居住。   “虽然条件简陋些,但是距离病房很近,对于日常工作,特别是抢救、会诊来说,都便利了很多。”燕飞说道。在到达的第2天,平时经常健身的他也因为多米的海拔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高反症状。随后的日子里,燕飞积极调整心态、加强锻炼,很快适应了高海拔的工作、生活环境。

受限于当地的经济及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很多业务尚未开展。燕飞所在的呼吸科是和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共用病房,科室不仅没有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而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院才能进行。除此以外,科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尚未规范。患者对医生医嘱的依从性差,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再次入院时治疗难度增加、效果欠佳。   医院的基本情况后,燕飞和科室主任进行了沟通,建议建立健全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院外随访制度。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规律,定期给予电话回访,针对患者病情及时进行门诊复诊,进一步指导患者院外吸入性药物的规范化、阶梯化治疗。这一措施不仅提高了慢性呼吸系疾病患者的依从性,也减少了患者病情的反复及再次入院率。“每当看到患者痊愈出院时激动的眼神,我深深感觉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燕飞说道。   针对呼吸科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燕飞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常用抗生素的规范化应用指南。纤维支气管镜作为呼吸内科专业的前沿检查手段,已经发展到集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医院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和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科室的每位同事,让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思维、阅片水平,为科室下一步建立呼吸内镜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河医院的先进技术及诊治理念带到了黄土高原,留在了美丽的甘肃临夏,他们和当地的医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当地医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任务,光荣归来。

来源:商河卫生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85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