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案以及本 马某,40岁,食无规律,不易腹泻。
一诊:-1-31星期六
酒食过进,复感风寒,腹泻急加三天,刻诊时日8-10次,水样便,肠鸣腹胀,口干口苦,肛门灼热,伴发热38.5,微恶风寒,肢体酸痛,舌稍红苔薄黄稍腻,脉数。此太阳表寒邪夹湿热下注之证。当清热利湿,解表止泻。用葛根芩连汤+胃苓汤加减:葛根30g炒黄芩10g黄连3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5g桂枝10g苍术10g厚朴30g神曲10g车前子10炙甘草5陈皮10:3剂。水煎服。
二诊:-2-2
甫一剂肠鸣腹胀止,三剂毕变成水样便,日2-3行,体温36.7,感冒诸症也大去。唯神稍乏,肢稍酸楚,食纳稍差,口中干引温,量不多,小便清,量不多。患欲令其自愈,越七天,病状如故,日水样便反增四五行,少腹稍胀,小便清,口稍渴欲温饮。舌淡红,苔薄白根稍腻,脉弦细。书五苓散原方:桂枝10g茯苓30g炒白术15g泽泻30g猪苓15g神曲10g:3剂,水煎服。
三诊:-2-5
泻止,余症亦去。参苓白术散胶囊善后。
五苓散太阴阳虚兼水谷不分辨治太阴兼水谷不化
五苓散是太阴气虚太阳风寒方,虽为小便不利设,但临床上用于太阴脾虚水谷不分兼太阳表证腹泻甚多,俗称分利水谷法。《伤寒论》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痞利兼见,痞止之后,下利一症颇费周折。仲景辨证设方,最后一法是“利其小便”,出方五苓散,临床上对于急性水泻,通过加减可以广用。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又说“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说明当腹泻如水注,或泄泻兼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分利水湿,效如鼓桴。
《古今医鉴·泄泻》“脾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五苓散不仅有猪苓、茯苓、泽泻之淡渗而分,更有白术之健脾和桂枝之化气使分。后世将分利水湿治泻法喻为“急开支河”,所谓利小便实大便也。临床上,不独急性胃肠炎即便是内伤杂病的脾虚湿盛的泄泻,不独有小便不利即便是无小便不利;不独脾阳虚湿盛即便是脾阴虚湿盛,淡渗利水法都是治泻的常用法宝。
无独有偶,条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从药测证,少阴下利六七日,亦有属热者。参照条的“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证的主症应是小便不利,说明病理上小便不利与下利之间病理上有因果关系,水不走膀胱,反偏渗入阳明胃肠,从而导致泄泻。与五苓散比,虽有温阳和滋阴之异,但淡渗分利,使水重回水道而止泻则是其同。
推荐阅读: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4(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合真人养脏汤)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3(半夏泻心汤与资生健脾丸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2(楂曲桂枝理中汤合保和丸加大黄炭治久泄滑脱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1(附子理中汤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0(大柴胡汤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9(甘遂半夏汤治疗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8(厚朴三物汤合保和丸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7(枳实导滞汤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6(葛根芩连汤合黄芩汤合大承气汤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5(厚朴三物汤合保和丸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4(宣白承气汤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3(桂枝加人参汤合升阳止泻汤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2(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案)曾庆明医案—腹泻案1(葛根汤案)曾庆明
省名中医、市名中医
医院院长
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深圳市现代经方全科中医临床领军人物
擅长治疗:内科、妇科、男科、老年科、五官科、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冠心病、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支气管疾病、肿瘤(含息肉、囊肿、增生、硬化、纤维化、结石、脂肪瘤、肿大等有形积块)的消除,以及失眠(含焦虑症与抑郁症);妇科的不孕症、月经病、习惯性流产,卵巢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堵塞、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妇科炎症;男科的男性不育、前列腺增生症、以及性功能障碍;老年科的老年脑病(痴呆、中风后遗症)和肠胃疾病等,临床经验丰富!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l/8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