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26周早产的小玥正准备接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手术。出生2个月的她体重才1.5kg,但是视网膜病变已经进展到I区3期,伴有出血的症状,支部党员、眼科副主任史彩平仔细评估病情,经科室反复讨论后,做出决定:手术!
在手术室、麻醉科、新生儿ICU的协同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史彩平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类致盲性眼病,早筛查早发现可以避免一部分早产儿成为盲童,大家做好防护,严把关,不漏掉一个新冠疑似病人,也不漏掉一个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
筛查过程中,医生要对患儿的眼睛仔细检查,近距离指导家长配合检查、用药,而且时不时要取下护目镜确定检查图像。但是没有一个医生打退堂鼓,党员葛莉莉、汪婷艳、康道欢,以及科室成员冯佳、任艳红、刘立雄不但承担了门诊病人筛查,还轮流进新生儿监护室和新生儿病房做床边筛查。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特点,耳鼻咽喉科和眼科均属于高危科室,医院两个科室普通门诊均已停止并只开放急诊,但是我院眼科和耳鼻喉科的普通门诊、早产儿眼底筛查、听力筛查等工作从未停止。
来自耳鼻咽喉科、眼科的医生、护士及医技党员组成了耳鼻咽喉科党支部,虽然是新成立的党支部,但是所有党员凝心聚力,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响应党委号召,与科室成员团结一致、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冠肺炎为热闹的春节、繁华的都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却阻挡不住党员们与疫情抗争的脚步。诊疗、筛查、手术,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党支部党员心里,为了患儿及时得到救治,抗疫期间永远没有“暂停键”。
为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诊疗工作,支部每位医院党委要求及时更新疫情防护新知识,做好手消毒和口鼻防护,定时监测自身体温。加强门诊环境消毒,做到一人一诊间,在仔细为患儿诊治同时,引导家长和患儿正确戴口罩;如需进行有创操作和取样检测,及时升级防护要求;在病区,病区护士站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和流行病学史双核对,实施24小时门禁管理,固定1名家长陪护,积极引导家长和患儿规范进行手卫生。
支部党员还积极联合麻醉科和手术室,为新冠肺炎疑似患儿实施急诊抢救手术。在支部的带领下,科室骨干增援急诊室,为留观病房患儿做会诊和治疗。自1月23日浙江省启动一级响应至今,耳鼻喉科共完成手术90余台,其中疑似病人2例;眼科共完成早产儿眼底筛查人次。随着全国及浙江省疫情好转稳定,浙江省各企业和单位有序复工,耳鼻咽喉科和眼科门诊量也逐步增加。支部党员和科室成员也将继续遵守浙大儿院的防护要求,加强疫情防控,认真做好患儿的诊疗服务工作。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l/8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