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著作」
《眼科奇书》
不著撰者,成书年代未详。清渝州(今重庆)李氏世藏秘本,蜀东长寿孙奉铭与李氏相契,借得此书,光绪十二年()由其侄孙本端等抄录,用于治眼获效,欲公之于世未果,至年付印,始得流传。年廖政参订,并更名为《眼科宜书》。年刘镕经辑,四川省印刷局代印的《眼科仙方》一书中外障、内障、内外障三节主要内容与之相同,应属异名同书。
本书分外障眼病、内障眼病,内外障兼病、治眼病根底要诀、眼病禁忌药品及炮制法、附录治乳百验方等内容。全书以内障、外障为纲,认为外障是寒,用四味大发散或八味大发散随症加减:内障因气,先用破气枳売、槟榔、郁金、香附,其用量比常用量大数倍且连服四五剂,再服补中益气汤或熟益巴戟汤补足正气。内外障兼病,多系虚实夹杂证,主张先祛实,而后补虚。全书虽以倡用辛散温补、散寒破气为特色,但对内障眼病,仍多用补气养血之剂。对妇女目病,主张先行经和血,同时介绍不少治疗外障眼病的单验方。书中大发散及破气药用量特重,有别于他书。本书除民国年间数种刻本外,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整理本。
附:《眼科仙方》
刘镕经刊辑,约成书于年。年刊行时与《槐选眼科》合刊。篇前有“凡例”述其特点,全书分为外障、内障、内外障三门。外障门载治外障眼病总方、治白云青膜方、治外障且能清心方、治眼丹内服外搽方等26方;内障门列治内障视物不见方、治血灌瞳人方、治内障上眼皮喜闭方、治妇女瞳人散大血虚所致方等21方;内外障门收内外障血虚方、妇女内外障经闭方、室女经闭面青目生云翳方等11方。并详细介绍用药、制法、服法、服药注意事项,以及保眼常用法,并附“姜国伊论目”。主要内容与《眼科奇书》相同,书末附有古歙槐轩程松崖《眼科经验良方全集》等内容。现存四川省印刷局石印本及抄本。
《一草亭眼科全集》
四卷。文永周撰,清道光十七年()成书。又名《感应一草亭眼科全集》。
卷一为“感应眼科古今药方”,首载郁然堂自序、点眼药要论、养目法、护目法、三仙洗点方、观音光明咒、点诸眼药论、将瞽复明等方、试验护目法等:以及郁怒伤目、眼丹、白睛目病、眼见飞禽走兽形影、拳毛倒睫、眼目多泪、眼目打伤青肿、眼生挑针、烂弦风眼、新旧翳膜、漏睛症等十八症眼疾内外治方70余首。其中凡屡经试验有效良方之下注有豁然子,余为古方;最后详细介绍眼科精制甘石、五号眼药的研制及点眼药诀窍、钩割针烙宜戒等。
卷二为“感应眼科录要药性”。分类论述眼科常用药。其中山草部26种、湿草部20种、芳草部11种、蔓草部6种、毒草部4种、水石草部4种、竹木部23种、谷部5种、果部9种、菜部3种、金石部18种、禽兽部10种、虫鱼部14种、人部2种,凡14部味。
卷三辑录邓苑“一草亭眼科全书”原文,卷四即“异授眼科”。以上四卷并有单行者,内容相同,非别有新书。
本书内容多源于他书,特别是卷三和卷四更完全是将《一草亭眼科全书》和《异授眼科》并入此书,所论内容较为浅显,实际上该书作者对眼科理论和临床的新见解和心得不多。
《眼科切要》
一卷。清代王锡鑫(字文选,号亚拙山人、席珍子)编。成书并刊于清道光二十七年(),为《医学切要全集六种》之一。
本书系汇集前人诸说之切要者编辑而成,王锡鑫在序中自述“遂将诸书当要者,集成一卷便察方”。首列眼科全图论述五轮八廓,示目至论、眼科识病详明金玉赋、眼病歌诀论述眼病辨证,后列药性光明赋等,外障治法并症方、内障治法并症方、眼科药方95首、眼科杂方47首。书中选有不少《孙真人眼科秘诀》中的方剂,尤其常用将军冲翳散。论述点眼药药性、炮炼法并识真伪和随症用药加减等。为以歌决为主的总结引录前人经验的普及类读物。现存清道光二十七年古瀹蔚文山房刻本、万邑王氏刻本等。
《日月眼科》
一卷,清代王锡鑫编,成书于清道光二十九年(),为《存存汇集医学易读》之一。篇首总论,列看眼歌、千金识症歌、古方汤头歌、新方汤头歌等;后述时行火眼、眼痛生翳、疼痛难开、目赤疼痛等眼病40证,病证名称部分沿袭传统,部分为新拟,如阴虚目晕、阳虚目暗、元虚目病、久年冷翳等,更加强调眼病的全身状况。随后列日月眼药、看犯翳诀等。书中不少内容与《光明眼科》相同,少部分出于《异授眼科》,如冷、热眼歌诀等。以识症明因,选方用药为主,但主要为总结改编前人经验的简易之作。另设五轮目图、五行目图。现有清同治六年()四川万邑王同仁刻本。
-E/N/D-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l/8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