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天医院院校两级党委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医院资源优势,医院张晓亮副院长为领队的援藏干部医院,为西藏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医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创“三甲”医院年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张晓亮进藏后即被组织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一职,他肩负着两地党委的重任和嘱托,到任后立即进入角色,医院领导班子开会研究部署,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先后联系医院相关业务职能科室,医院修改完善制度、职责、预案、流程等50多项,医院功能定位、发展战略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年12医院正式成功获批“三级甲等”医院,并于年初举行了挂牌仪式。
医院援藏医院的优势,医院定期举办医疗业务学习班,强化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改变以往单一的麻醉方式,增加了颈丛、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控制性降压、喉罩通气、心肺复苏以及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等麻醉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昌都市医疗技术的空白。通过这一年的“手把手”言传身教讲解,把先进的医疗理念灌输给当地医生,使藏族医生深入了解西医,接受西医,乃至热爱西医。
充分利用医院的科研技术平台,医院手麻科科研管理工作,我院援藏干部、藏医院手麻科许奎斌主任负责主持申报的《藏药皮康散外用预防术中压疮效果的临床研究》通过了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立项审批,医院年创“三甲”期间唯一中标课题,医院科研助力,医院自建院以来护理专业无科研课题的空白。
医院医疗技术专长,医院医疗能力不断提升。我院对口援藏干部坚持以为昌都人民服务为中心理念,医院的领航人,张晓亮积极协调争取到昌都市政府划拨.44万元采购医疗设备,进一步加强了藏医特色外治科、康复理疗科、五官科、妇产科、手麻科、功能科等业务科室建设,扩大服务面积,做好人员培养,医院诊断及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医院为参考模式,改造手术环境,提升手术质量,医院成立首个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心,手术室年手术量同比增长66.7%,手术室收入增加近4倍。许奎斌先后两次参与“健康光明行”项目,在五天内与团队共同为符合手术条件的名患者进行了白内障晶体植入等眼疾手术,其中包括一名智障患者一名一岁半的小患儿,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医院首例在全麻下完成的最小年龄手术。严重贫血直肠癌根治术和胆囊手术合并颈部巨大肿物、甲亢、肺内感染并发症等手术的麻醉,难度之医院也属罕见,许奎斌带领手麻科经过术前会诊制定严密的麻醉方案和预案,虽然历经波折,最后麻醉顺利完成,充分说明医院在困难气道处理方面的医疗能力水平,同时也得到了当地藏族医生的认可和赞许。
医院优势,助力藏西医结合发展模式。以张晓亮为代表的医院援藏干部,严格落实民族团结政策基础上,坚持既尊重藏医,又发展西医原则,开展藏西医互学互助,大力推动名老藏医开展藏医师承带教工作与西医“师带徒”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藏医药在疑难危重病人救治领域中的应用,让藏族同胞既得到先进的手术等西医治疗手段,同时又得到藏医药治疗,此举获得了藏医和当地病藏族同胞的一致认可。
四是发挥天肿人能力优势,助力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善。张晓亮作医院院长,到任伊始就发挥个人能力优势,医院改扩建工程进度,临床综合楼和科研医技康复楼很快建成投入使用。他制定提升改造临床综合楼十一、十二层,新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室、产科等计划,并进一步调整完善了施工设计方案,相关前期工作也在积极向前推进。经过一年的努力,藏医院的软硬件设施大大提升,布局合理,就医舒适度高,医院同仁和当地藏族老百姓高度认可。
医院精神,医院抗击新冠疫情。年春节前后,全国疫情形势严峻,藏医院接到上级紧急指令,迅速集合,返昌抗疫!疫情就是命令,张晓亮和许奎斌两名队员毅然放弃援藏半年来难得的一次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大年初四带着医院无偿援助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医院抗疫前线。作为领航人,张晓亮在昌都隔离期间依然忙碌着利用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l/8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