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党中央为了发展老革命根据地的文教卫生事业,特拨专款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是其中一处。
医院于年开始筹建,年8月正式启用,医院(医院,院址位于东里店西村西侧,簸箕洼前),建筑面积平方米,实际占地面积为平方米(约合15.5市亩),共有房屋32间。
医院建成后,上级主医院、沂水专署门诊以及沂水县卫生院调配9名工作人员来医院开创卫生工作。9名人员中除一名护士受过短期训练外,其余人员无一名经过系统学习。器械设备极为简陋,只有一个小煮锅和几把刀剪,药品更少。医院只设西医门诊、药房、治疗室、观察室(设简易观察床10张)和消毒室。当时医务人员较少,西医医生只有李福东、刘继光2人,医务人员尤其是医疗一线的人员属“多面手”,遇到什么病处理什么病。由于受医务人员少,设备、药品的限制,医院只能对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一般性的处理,如割疖子、脓包等,遇到疑难病症及外科病人就转往沂水。
年,全院共有13名职工,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名。门诊治疗人次。年治疗黑热病40人次。9月开始安设病床。培训接生员69人,实行新法接生,减少了新生儿死亡率保障了母婴健康。年7医院调来了第一个中专毕业生——燕彤云。同年9月又将在东里区供销合作社医药股工作的郭志伟调入。年,特将东里医药部的地方名医张化一,中药人员罗寿山先后调进,医院从此增设中医门诊。年设病房办公室(病房有正规病床15张,简易病床5张)。年增设妇产科(设立妇产科门诊,产室,住院者收入病房,有妇产科病室,床位4张),扩建了10张简易病床。开展送医药上门,医务人员挑着药箱到各村巡回医疗工作。开设了家庭病床。
医院的独立科室,同时中药房、手术室、化验室、针灸室也相继成立。年7月医院分配来了第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陈国英,邮寄来的头皮针得到应用,试制胃肠减压器基本成功。医院开展外科手术(肠梗阻)、输血、静脉切开工作取得成功,中药治疗阑尾炎、豆油治疗肠梗阻、针灸治疗尿潴留及催产效果很好。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效果良好。职工种植元参、紫苏、医院收入。自制丸散35种。中医门诊人次。
自年至年的10年间,医院业务技术力量增加迅速,医科大、中专学生陆续分往医院。如仲崇敏、程丙堂、赵化琛、张本环、张芳玲、中医徐本云、地方中医张道成以及麻醉医生张尧勋。年技术革新项,开展气浴疗法15次治疗慢性疾病人次。年开始做子宫切除手术。开始做剖腹产手术。年,抢救3名小儿中毒性痢疾均痊愈,结束该病救不活的历史。年设立x光室,并配有动力发电室,供x光透视用。医院等单位为支援沂源的卫生事业,特调配8名人员来沂源,其中有辛钦璋(放射科主管医师),胡路德(护士长)。技术力量的加强和科室的配套健全,使医院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年外科正式成为独立科室。年,52个大队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年成立药库,采用拨货计价制度。年成功抢救一名因心肌梗塞引起心脏骤停的患者、呼吸麻醉长达小时的敌百虫中毒患者。建设土药厂,产出针剂10种,丸剂22种。
年因人员的调动外科工作基本停止。医院调到医院,医院成立了五官科,同时新买心电图机、超声波仪(A型)、紫外线灯等,成立理疗室(包括心电、理疗A超)。外科恢复工作,先后开展了胃病、胃大部切除、胆道探索、右半结肠等手术,因手术质量较高,很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局面。年放射科开展了肾盂和胆囊造影术。年投资20万建成二层病房楼,建筑面积㎡,开设中医病房。年设妇幼保健科。年筹集资金4万元,买回日本产“B”超机一台,医院学习“B”超诊断技术。
.10开展引产术。年投资50万建成新门诊楼,共三层,建筑面积㎡。年11医院评审验收。年12月投资45万建成二层新制剂楼,面积㎡,制剂生产规模扩大。年对东里镇各村卫生室依据“三制四统一”实行一体化管理。5月,投资15.5万购进蒸汽锅炉,门诊病房楼实行整体供暖。年8月,依据标准对妇产科门诊、病房基础设施进行改建,医院。9月,医院合并,设立防疫科。年,依据县委《关于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卫生发展决定》,实行“五制”改革,引入竞聘机制。
年与河北以岭中医药研究所联合设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专科门诊。年职工集资购买了五官科综合治疗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治台、心电工作站、经颅多普勒等。年合并韩旺卫生院,设韩旺分院,引进彩超。年,建成无害化水冲式厕所。年4月,成立急诊科开通乡村急救专线,配备2辆救护车,实行24小时免费“接送转”服务。年开始,大量医医院。投资10万余元购置了职工接送专用车。实现了扭亏为盈。年,开设小儿科、皮肤科、肛肠科、颈肩腰腿疼科等。年,急救站、医务科分别成立,投资万引进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全身螺旋CT,成为全市唯一一家拥有全身螺旋CT的乡镇卫生院。年投资40余万上线“HIS”系统,医院管理实现网络化。成立内二科。
年成立护理部、院感科、内三科。年开始,党支部成员在“七一”期间到敬老院为老人免费查体。为急危重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年投资余万元,建成使用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一座。年4月8日,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医院。年创建了建院以来的第一期院感信息。尝试性开展了护理查房。成功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病人2名、心肌梗死患者6名、农药中毒病人51例。12月17日,以最高分通过了市卫计委首批一级甲等卫生院评审,成为沂源县第一个通过等级评审的卫生院。
年3月18日,正医院。化解了十年前拖欠的职工工资44万元。研究解决了编外用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zl/8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