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饮食调理

一、何为心脑血管的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心肌受损等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发生病理的改变造成的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中风)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受到自由基的侵袭,动脉内壁的内皮细胞受损,失去屏障作用。于是一方面血中单核细胞从损害部位进入内皮下,转变为巨噬细胞,另一方面,血小板在局部附着,凝集,从而形成粥样斑块,而内膜受损使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堆积并转变为泡沫细胞,再加上动脉内壁的脂肪,胆固醇的逐步堆积与钙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动脉腔阻塞或局部缺血及弹性下降。三、心血管常见病症:

1、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压力值。

正常人:收缩压:mmHg柱,舒张压:90mmHg柱

收缩压≥mmHg柱或舒张压≥95mmHg柱只要有一个符合即为高血压。

1)继发性:由于疾病引起的,只要疾病解决即可。

肾炎,肾动脉狭窄,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动脉狭窄性病变等。

2)原发性:90%遗传,饮食生活规律相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高发区:10.04%--11.50%,发区:0.34%--1.53%

2、高脂血: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主要有:胆固醇,甘油三脂(中性脂肪),磷脂,脂肪酸等,但不溶于血液中水,同一类特殊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高密度(好)与低密度(坏)],高脂血症,亦称高脂蛋白血症。

全国标准:①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6.5mmol(毫摩尔)/升mg%

②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甘油三脂〉2.3mmol/升mg%

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6mmol/升m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35mg%

高密度脂蛋白:(好)

1)能激活脂蛋白代谢中的关键酶,进一步清理组织中的胆固醇,把它送到肝脏去进行处理,这就减慢和阻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2)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受体的结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在细胞中的堆积,保持血管弹性。“环卫工人”

低密度脂蛋白:(坏)

1)主要含量是胆固醇,如在动脉壁沉积过多,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2)低密度脂蛋白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使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堆积而形成泡沫细胞。

3、冠心病:

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供氧之间的失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受损或坏死的疾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4.8—6.4%()根据病情发展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1)心绞痛

2)心肌梗塞,心肌梗死

3)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脏

4)心律失常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前胸压迫性疼痛。

特点:胸骨后压榨感,紧缩感,烧灼感或窒息等,有时疼痛放射到咽部,左肩和左肩内侧,少数放射到上腹部,时间持续不超过15分钟.

诱发原因及表现:①劳累,精神紧张。

②体力活动表现心悸,胸闷,气短,休息时缓解

③出现与运动相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④饱餐,寒冷,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⑤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方能缓解,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站立或坐起来方能缓解者。

⑥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胸闷心慌,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⑦听到锣鼓声或其它躁声引起心慌胸闷。

⑧反复出现脉搏不齐或心动过速过缓者(不明原因)。

心肌梗死: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氧(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一般急性的(起病后8周内)死亡率:30—40%,监护好:15—20%

症状:1.疼痛:最早常出现症状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伴有大汗及烦躁不安,持续时间达1—2小时及10个小时。

2.心律失常:在发病的3天内,其发生率为90%以上,且为急性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心力衰竭和休克:二者发生率约占全部病例的50%。

4.胃肠症状:多见于下壁肌心肌梗死,特别在发病早期及剧烈疼痛时,约1/3的病人伴有恶心,呕吐,此外多数患者第二天起体温开始升高,约38℃左右,一周内恢复正常。

心力衰竭:称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功能显著减退,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流的血液泵出,以至心输出量降低,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

多种疾病易引起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血压。

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①心肌收缩力减弱,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②心脏负担过重(代谢疾病,如甲亢)。

③压力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狭窄,心脏泵血过程阻力增大。

四:脑血管疾病:

常见出血性,缺血性,及其它

出血性:

a.主要是由于各种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内异常血管网及高血压等造成。血管破裂,血液溢出称为脑溢血,由于血液在脑内形成凝血块,压迫影响颅内神经,绝大多数会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偏瘫等症状,高血压占95%比例。

缺血性

a.主要由脑血栓形成,结果造成瘫痪,感觉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其多发部位:大脑中动脉,颅内动脉,椎—基底动脉交界处。

如何预防上述情况: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10%,过重;20%,肥胖。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0.6+50(Kg)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0.6+48(Kg)

肥胖会导致:

①血液中脂肪,胆固醇含量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的2—3倍,脑血管是一般人的13.1倍,严重肥胖达36.8倍。

②脂肪组织的过量扩增,引起心脏负担过重,30岁以后,成人由于脂肪堆积,心脏重量1%递增,肥胖者超过此速度,易造成冠心病。

2.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是正常人的2倍,其中50%有冠心病。

3.加强适量的运动:

①运动可以消除多余脂肪。

②改善心肌功能及锻炼血管扩张。

4.注意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膳食结构:

正确:早晨,中午,晚餐,逐级而下。

因为:①白天的工作量比晚上多。

②晚上迷失神经的兴奋性和胰岛素的分泌高于白天。

膳食结构:高蛋白,底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均衡吸收。

已有上述症状,如何控制?

1.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过度疲劳。(加强心肌,血管锻炼)

2.避免情绪过份激动,增加心脏,血管压力。

3.避免突然从温暖的地方进入寒冷的地方,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刺激。

4.避免暴饮暴食,吃过分含脂量高的食物:增加心脏,循环系统负担。

5.防止便秘,动物肝,脑,蛋类控制,高胆固醇食物。

特别提醒:

(1)要加强生活和饮食管理,控制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活动量。进食热量过多,多余的热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使血脂和血压升高,所以,应以限制脂肪为主,主食每天~克,不吃甜食,可适当吃鱼,豆制品、禽类、蔬菜等,但每餐不可过多,不可暴食,晚餐要少吃。多吃富含钙、钾的食物,如香蕉、紫菜、海带、土豆、豆制品及菇类等,以促进体内钠盐的排泄,调整细胞内钠与钙的比值,降低血管的紧张性,维护动脉血管正常的舒缩反应,保护心脏。(2)适度运动,能有效地增加内源性热原质,增加身体热度,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有利于冲刷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又可使血脂分解加速,从而防止高血压、高脂血症,延缓各脏器的衰老,所以,应坚持锻炼,但老年人应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为主,不宜剧烈运动。(3)患者吃盐应适量。据报道,有学者发现高血压与盐敏感有关,部分盐敏感者有钠泵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呈显性遗传,由此揭示了世界上研究了多年的关于吃盐多的地区高血压发病多,而有些人吃盐多却不发病的谜底,因此,对食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减盐非常重要,而非食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过度减盐可影响糖和脂肪代谢,一般每日食盐量掌握在5g以下,对二者都不致产生明显影响。

(4)烟酒对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均属促进因素,患者应断然戒烟,酒以不喝为好.

(5)在使用降压药时,要考虑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临床研究证明,有的降压药物对脂质代谢可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成为动脉硬化的促进剂,如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均有这种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对脂谢也有影响。 

合理营养的膳食:

①蛋白质:改善心肌材料。

②EPA,VE,VC,特别是EPA:增加血管弹性,清理血管垃圾及调整脂蛋白的比例。(3:1,20:1),改变粘稠度)

VE:改善缺氧情况下,心脏的工作能力。

VC:促进血管扩张。

矿物质:增加心肌的工作力。

VB族:有助于脂肪的代谢。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dghe.com/wgkjbwh/7458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